《我不拖拉》教学反思 廖开福 一年级学生普遍存在做事没有计划、拖拖拉拉的现象。在学习上,表现为写字、做作业动作比较缓慢;在家里,则表现为老是被家长催着做事情。拖拉行为看似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为因此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并引发学生的负面情绪。为了让学生克服这一毛病,养成抓紧时间做事的习惯,我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材,展开了有针对性教学。 《我不拖拉》这一课旨在从时间观念上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一主题的教学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生,内容可以展开的话题和方法也比较少。为了达成目标,在备课时,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组合。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将教学活动分为三个板块:激情导入,感知拖拉;联系实际生活,了解拖拉;真情体验,告别拖拉。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和学习经验不够丰富,“拖拉”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但往往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出现。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多次组织合作探究、角色体验、小组讨论、交流体会等活动。通过儿歌、动画、故事、游戏、案例等方式,以儿童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基础,将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教学活动围绕三个话题,紧密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努力创设活泼、开放的灵动课堂。让儿童在游戏、活动、践行中去体验、感悟,获得真切感受,让活动变得真切、具体,可理解可实践,让道法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从而使教学真正触及他们的内心深处,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反思或改变自己的行为。 德育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方形式。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真切感知“拖拉”的后果,孩子们的感受真实而不做作。当他们发现了自己的拖拉行为而有点担心的时候,来自同伴、家长和社会的经验,启发孩子们找到了不拖拉的方法。在教学中,我特别主要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与角色体验活动,让他们想象:假如医生、工人、消防员等拖拉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假如他们不拖拉,结果又会怎样?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细节,帮助其了解拖拉可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强化了学生对不拖拉的认识,唤醒了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使其产生了强烈的珍惜时间的愿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内容较多,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留给学生的时间还不够充足。其次是课外活动“不拖拉”进步小明星的评价,应注意加强和家长进行沟通与指导,将评价活动落到实处,真正使课内实践转化为实际行动,并持之以恒,养成不拖拉的好习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研究课时分配问题,加强家校合作,努力把教学工作更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25266e81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