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鬼谣辛弃疾

时间:2023-05-10 21:33: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鬼辛弃疾

雨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改今名。问何年、此山来此? 西风落日无语。

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 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 一杯谁举?

举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 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 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 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石浪,庵外巨石也,长三十馀丈。 :

作者闲居带湖时,常到博山游览。雨岩在博山之隈,风景绝佳。据题注,雨岩有石,状怪甚,词人借用了屈原《九歌》中的山鬼名,而将这首词的词牌名由《摸鱼儿》改为《山鬼谣》 这首词写得诡异奇特,与石之怪甚十分相称。

上阕头二句问何年,此山来此?著一字便把偌大一座博山拟人化了。从历史长河中来看,这座山当有形成的日期,但在科学识不发达的古代,谁能解答这个问题呢?提问的对象,并不确指,又巧妙地以西风落日无语作答,使渺茫的太古融入了瑟瑟西风、奄奄落日之中,竟不能够究洁。既渲染了冷峻阴森的气氛,又引起日落后神秘可怖的悬想。究诘既无所得,所以紧接着便以猜度之词说: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伏羲即太昊。《白虎通·号》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传说伏羲始画八卦,造书契,揭开了人类文明史的第一页。《列子·天瑞》太初者,气之始也《易》


有太极疏云: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说这怪石早于伏羲,实际上便把近在眼前的怪石写得超越千古,无与伦比。这是从纵的方面来写的。山鬼谣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则是从眼前的景物照应远古写的。空山无人,溪水清澈,缘溪而行,一尘不染。人间虽然经历了沧桑,但这儿依然红尘不到,只此才与太古相似。既突出了雨岩环境的无比幽静,又透露了词人对纷扰、龌龊现实的厌恶。词人独游雨岩的词作,大多抒发了知音难遇的感慨。空山独酌,孤寂可知,一杯谁举,与之相对者唯有此一块巨石。然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巨石不能与我共饮,酒杯却又被山鸟打翻了。巨石不起,是无情之物体;而山鸟覆杯,是无心呢?还是有意呢?还或许是精灵所使吧?或真或幻把山鬼之灵从无写到有。由此可见,山鸟的插曲,正是人、物交感的契机。妙在写得空灵,犹如山鸟之去,无迹可寻。与之相对者唯有此一块巨石。然而崔嵬未起,鸟覆杯去巨石不能与我共饮,酒杯却又被山鸟打翻了。巨石不起,是无情之物体;而山鸟覆杯,是无心呢?还是有意呢?还或许是精灵所使吧?或真或幻把山鬼之灵从无写到有。由此可见,山鸟的插曲,正是人、物交感的契机。妙在写得空灵,犹如山鸟之去,无迹可寻。 如果说上阕写极静的意境,那么下阕就写了极动的景象:龙潭风雨,足以惊人;长达三十馀丈的巨石,然被掀而舞,就更加骇人了。继之四更山鬼吹灯啸,能不惊倒世间儿女吗?如此层层渲染,步步推进,直到山鬼出场,真令人惊心动魄。词人对于雨岩之夜的描绘如此笔酣墨饱,显然快意于这种景象的思想感情。龙潭的风雨,石浪的掀舞,山鬼的呼啸,其势足以冲破如磐夜气,其力足以震撼浑浑噩噩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惊倒世间儿女有什么不好!在这里,词人长期被压抑被钳制的心声,突然爆发出最激越的声响!可知以怪石为知已,不仅在于它远古荒忽,阅尽沧桑,而且更在于它惊世绝俗,能使人在精神上受到震动。词人与之相通者,大概就在这里吧!我以石为知已,石亦以我为知已,所以接着说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许。这个字语意双关,既是说登山涉水之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c42bf0ce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