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幼童——从婴幼儿看审美发生》读书笔记 如果这本书有什么独特之处的话,那么它们很可能就在于:一、专从审美发生的视角对儿童期做出思考;二、将儿童的“情绪”与“情感”分开;三、充分认识想象在儿童审美中的作用。 ——刘绪源 一、 作者介绍 刘绪源刘绪源,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曾任《文汇月刊》编辑、《文汇读书周报》副主编,现为《文汇报》副刊“笔会”主编。著有《儿童文学的三大母趣》《解读周作人》 、 《文心雕虎》等理论专著并有书话集《隐秘的快乐》 、 《冬夜小札》《桥畔杂记》 、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长篇随笔《进出“怪图”》 、 《人生的滋味》 、《体面的人生》 、 《你和你的青苹果》 、 《苦茶与红烛》还写有中长篇小说《无标题音乐》 、 《阿戆出海》等。 二、 写作背景 1996年,作者曾受邀参加上海电视台与的美国CTW(著名儿童电视制作的教育机构)合作的《中国版芝麻街》的工作,需要拟定一个《教育大纲》 ,从那时候开始,作者开始比较多的接触学前教育理论。作者在拟定大纲的过程中,发现美国版以及其他国家的大纲,都很少涉及审美。因此在本书中想探讨审美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位置,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位置,以及它在儿童期处于一种怎样的态势。 三、 主要内容 (一) 节奏:最初的审美体验 婴儿的节奏不是凭空来的,这是胎儿期孕育的结果,是人体物质运动规律性的产物。它的来源,主要还是心跳,是母亲的和自己的心脏跳动的结果。另外, 还有呼吸,母亲的呼吸和自己的呼吸,也会给他以天然的节奏的熏陶。我们要让孩子安静,要让他睡觉,就会轻轻地拍打他,必须是有节奏的拍打,绝不能以快于心跳的节律。(P026) 感悟:相比较文字与音乐的节奏,对于本人的个体经验来说,童话故事里面的反复台词,并未给我一种不紧张、有自信、能把握的感觉,可能会有熟悉之感,原因可能是当我已然能够自己阅读,更多的想了解剧情,更华丽的词句,单调的反复台词让人觉得乏味又有点奇怪。这是不是成人的意识强加于儿童之上呢?真实生活中的那些话语怎么会反复的出现呢,怎么会出现的一模一样的,单纯是为了强调或是其他,反而不贴近儿童的生活以及语言形式。而音乐的主旋律的反复确实让人感到熟悉,更多的情感共鸣,音乐应该是比文字更艺术的艺术。 (二) 内化:审美情感的诞生 这里有一个我以前未曾了解的论点,人不愿每天重复,人会感到厌倦和无聊,人要探索新的天地和新的生活,人的好奇心,是一种本能。这追溯到几百万年间人类所走过的路,与人类在集体的生活和劳动中相互关切;在使用和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不断开拓生活领地,不断寻找新的希望,人类就是这样生存下来的,也因此才与动物界越离越远。这样的经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渐渐变成了一种普遍的特征,变成了一种本能,一种遗传。(P052) 作者重点区分情绪与情感,情绪简单而又单一,情感具体又复杂。 又一有意思的点为“恶作剧”与想象力。为什么孩子们很喜欢儿歌中“恶作剧”,这是一种游戏心理。对作品中的“恶作剧”的喜欢和期待,常常就是儿童最初的“内化”机制形成的标志,也是他们开始具有原始审美情感的标志。(P073) (三) 想象:幼儿审美的第一要素 想象即主观——自我中心,二岁到六七岁的儿童仍处在在自我中心的阶段。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按照一个既定的明智计划,为人类、为儿童设计好的。这也是人类原始祖先的思想,一直要到生产力有很大发展,人的理性渐渐觉醒以后,才能摆脱这种万物有灵、宇宙为我的观念。但正是在这个阶段,儿童最能自由运用自己的想象,因一切全无顾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13dc59975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