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案例分析

时间:2023-01-07 02:00: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师德案例分析

案例:你真是个木头疙瘩,大笨蛋,教这么多遍还不会做。教师边骂边对学生揪脸蛋,拧胳膊,抓头发,或向学生扔粉笔头,用书砸学生的头,用木棒、扫帚打学生的手、脚、屁股,让学生蹲马步等。

上述案例中,教师的不良言语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其行为也侵害了学生的人身权利,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是教师职业道德沦丧的表现之一。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出现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症结所在有五:(一)师德缺失。教师不懂得尊重学生人格,遗失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爱。教师语言粗鲁,习惯用辱骂和体罚学生的手段代替健康的教育(二)法制意识淡薄。教师放松对《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规的学习,师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自然也无法明晰,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便成了一句空话。(三)旧观念根深蒂固。在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中,老师打学生天经地义,自己在学生面前应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种老思想造成部分教师封建家长制作风不改,未能把孩子当作平等的教育对象。(四)评价制度单一。现在社会、学校和家长评价教师好坏还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教师变得急功近利,为半分一分之差的考试平均分而使出浑身解数,以至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逐渐淡化。(五)心理健康障碍。特别是现阶段,教师面临着以往

任何时候都严峻的职业压力,有的教师会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成为教师侵犯学生人身的间接因素。

二、造成的危害

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的讽刺挖苦及体罚行为,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因受挫而产生消极情感,逐渐泯灭对学习的信心。学生会感受强烈的挫折感和深深的绝望,很容易失去思维的灵敏性和行动的主动性。一个人如果在侮辱与挫折中长大,心智发育很难健全,就可能养成自私、自卑、懦弱、攻击性强等不良性格,这样就难保他们在未来会享有幸福生活。教师的不良行为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影响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会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阻碍教师各项工作的正常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损害教师的形象。

三、问题解决的方法

(一)加强师德建设 提高师德水平 师德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要把教师的德行培养放在首位,既要倡导教师加强师德修养,也应依靠法治来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教育法规。在教师培养方面要强调情感培养,从细节做起,注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讲究教育艺术 教师要以全面、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树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生观。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位学生身上都有长处和缺点。教师要放弃师道尊严,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

宽容、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会恰如其分地调节自己的感情、言论和行为,避免感情用事。

(三)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学校可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借助于这种咨询和治疗来减少教师心理




上的不健康现象;改进评价和管理机制,在精神和物质上增加对教师的支持。师个人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缓解由于职业压力等因素给自己带来的消极影响,整和提高自己对职业的幸福感,以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淮南工作站王玲推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1598cfe74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