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食制: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实行了严格的“分食制”,这是由“周礼”决定的,这种文明在 元朝以后传给当时还落后的欧洲。春秋战国及更早时期,尚无桌椅等物,人们席地而坐,吃 的时候食物放在低矮食案或身边的地上,每人一份,各吃各的。那时也是分食的,如果坐在 一起合食的话,便不会发生“饭不等”的误会了。魏晋时代,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胡 床”开始进入中原地区。胡床,又称交床,类似如今的折叠椅而无背。从此,人们的坐姿由席地而坐改为垂足而坐。到了隋唐五代,出现了更加方便、舒适的大椅高足,杯盘碗等食具可以直接摆在桌上,终于逐渐形成了每人围坐一起的合食方式。 深衣: 名词来源于先秦经典《礼记》的“深衣”篇,狭义概念上是一种特定服饰款式的名称,其上 衣、下裳分开裁剪并缝合到一起,并有一定的制作规范。按《礼记・玉藻》记载为古代诸侯 、大夫等阶层的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广义上的深衣概念指的是所有符合“被体 深邃”特点的汉族传统服饰。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亦俗称“袍服”。 前朝后寝制: 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 朝后寝”。所谓“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所谓“后寝”,即帝王与后妃 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在“前朝”中央靠墙处,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在“后寝”,则设有床具,供休憩之用。 浮桥: 在并列的船、筏、浮箱或绳索上面铺木板而造成的桥。浮桥古时称为舟梁。它用船舟来代替 桥墩,故有“浮航”、“浮桁”、“舟桥”之称,属于临时性桥梁。由于浮桥架设简便,成桥迅速,在军事上常被应用,因此又称“战桥”。浮桥的结构形式有两种:①传统形式。在船或 浮箱上架梁,梁上铺桥面。②舟、梁结合形式。浮桥可说是大型桥梁的先辈。它是用船渡河的一个发展,又是向建造固定式桥梁的一个过渡,成为介于船和桥之间的一种渡河工具。 打尖: “打尖”一词,常见于清初以来的白话小说。京津一带行路途中吃便饭叫“打尖”,“打尖” 的词义就是“出门人在途中吃饭歇息”之义。“打尖”和“住店”这两个词汇,经常连贯起来使用。所谓“打尖”,似乎不分正午晚上,无论黎明即起,还是饭后便走,只要是一午一晚的停歇,都叫做打尖。而“住店”却不同,不是暂来暂往,停歇一下就走,而是要在店里住上一段时间。 软脚: 亦作“鞭脚”。宴饮远归的人。犹今接风、洗尘。 掠夺婚: 掠夺婚:掠夺婚俗称抢婚,是古代氏族部落外婚制时期用战争手段俘获妇女的一种强制性的婚姻形式,后来在不少民族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但逐渐由真抢变为假抢。是指男子以暴 力劫夺女子为妻的婚姻。掠夺婚是以强行“掠夺”的方式达到成婚目的的一种婚姻仪式。它是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历史阶段中产生的。 冥婚: 阴婚,也叫冥婚,是为死去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后,未等迎娶过门就因故双亡。老人们认为,如果不替他(她)们完婚,他(她)们的鬼魂就会作怪,使家宅不安。因此, 一定要为他(她)们举行一个阴婚仪式,最后将他(她)们埋在一起,成为夫妻,并骨合葬,免得男、女两家的萤地里出现孤坟。 撒帐: 撒帐婚仪起源于汉朝。《事物原始》说:“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帐中共坐,欢饮之后,预戒宫 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帝与夫人以衣裾盛之,云得果多,得子多也。”将五色果撒向帐中, 帐中的汉武帝与夫人以衣裾接往怀中,其意义在于感应五色果的生殖力量,以早生贵子。撒 帐,则是以帐中婚床或帐中新婚夫妇为对象的,中心活动是将抛撒物撒向婚床,以使得新婚 夫妇感应抛撒物的生殖力量而生子。 五子衣: 旧时男女结婚,有女儿出嫁不穿母家一根纱的习俗,因而出嫁时,男家要备单、夹、棉衣五 套,名为“五子衣”,有祝“连生贵子”之意。“五子衣”上衣3件(衬褂、外褂、夹袄或棉 袄),下衣2件(衬裤,夹裤或棉裤)。其质料因贫富而异。裁制新夫妇的衣、被、帏、帐时,长度须带零头半寸。“半”、“伴”同音,取“作伴终身、白头偕老”之意。出嫁的姑娘要做 “十子鞋”,即用红线在鞋上绣上10个小孩图样,一则显示手巧,二则祝多子多孙。拜堂时,新娘要穿红布做成的“踩堂鞋”。建国后,“五子衣”、“踩堂鞋”等渐被淘汰,代之以新式服装和其它“彩礼”。 摸秋: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中秋之夜流行着摸秋白习俗。据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随笔》中记载: “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那些结婚后未生育的女子,中 秋之夜会乘着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别人家的田中去偷摘瓜豆。因为民间 相传,摸到南瓜的,即可生男孩,因为“南”与“男”谐音,摸到扁豆则生女孩,因为扁豆也称“娥眉豆”。而这一夜,瓜豆之主非但不责怪“偷摘”者,反而以此为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e320780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