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进课堂”音乐校本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作者:齐建庭 来源:《新课程》2021年第22期 摘 要:“葫芦丝进课堂”这一校本课程的建设,能丰富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就“葫芦丝进课堂”音乐校本课程建设实践加以探索。 关键词:葫芦丝;音乐校本课程;建设实践 一、更新观念认识,提供基础土壤 课标中明确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作为一种优秀的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它的音色亮丽,而且旋律富有诗情画意,与小学生的生理发展特征非常吻合,通过唱、吹联动的形式,提升小学生的识谱能力、表演以及演唱能力,也说明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葫芦丝这一课程进行开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为了使葫芦丝的课程建设顺利开展,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我认知。作为音乐教师,首先需要不断更新自我的教育理念,选择开发葫芦丝课程的主要内容,要紧密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其中的重点、难点加以明确,这样也为顺利开展葫芦丝课程奠定坚实基础。其次,为了让葫芦丝课程的开发得以顺利进行,教师要精研葫芦丝,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对葫芦丝课程内容加以科学的选择、编制,创设一些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曲目,编写有特点的葫芦丝校本教材,教材有层次,难度逐步递增,符合小学生学习和吹奏规律。第三,教师要让葫芦丝的课程内容更为科学,而且有针对性,要及时向相关专家了解葫芦丝的一些专业知识,这样也避免在授课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确保葫芦丝校本课程顺利开展。当葫芦丝这一校本课程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来说首先就是一个挑战,要让学生认识葫芦丝这一乐曲,首先就要帮助学生建立与葫芦丝相关的乐器知识,教师本身有充足的乐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在学习中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做好先期准备,集中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教学方法新颖,提高应用有效性 有的小学生在葫芦丝这一校本课程内容学习中难免会产生不理解的情况,为此,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方式相结合,通过方式与方法的创新,提升这一校本课程的有效性。教师通过创新方法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葫芦丝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歌曲、舞蹈、打击乐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整个音乐课堂充满趣味,也增强了学生认知和学习葫芦丝的迫切心理。葫芦丝演奏技巧是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巧,比如正确的口型以及如何吐气、吸气等,对于这些细节部分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学会以优美的姿态演奏葫芦丝,也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伏筆。在学生初学葫芦丝时,由于进行口型练习以及吐气、吸气练习时,面部与嘴部肌肉保持持久的一种紧绷感,难免会酸痛,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可通过游戏方式寓教于乐,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强,学习效果得以提高。 三、加强训练,夯实基本功底 提高葫芦丝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就需要加强葫芦丝这一课程技巧的训练,帮助小学生扎实自我的基本功。而练习基本功需要进行专项训练,但是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枯燥、单调的技能训练往往会使学生失去耐性,而且长时间练习,疲劳感油然而生,如果一味进行吹奏或者是歌唱,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为了保证训练效果,又保护学生的嗓子,减轻他们的声带负担,则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活跃课堂的训练氛围,提升教学实效。比如,在课堂上也可以编一些适合小学生的rap类的节奏,让节奏感带动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进行视唱练习,通过唱谱与节奏进行同步训练,之后再演奏葫芦丝,再跟进歌唱训练,层层递进的训练过程,使学习难度逐步被减弱,更有利于学生专心进行练习。 总之,开发葫芦丝校本课程,使其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剂,让葫芦丝真正在课堂上“火”起来、“活”起来,让小乐器成为音乐课堂的黏合剂,需要围绕葫芦丝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针对性教学,还要不断增强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使得学生在葫芦丝的演奏之中感受这一乐器的魅力。 参考文献: 朱灵通.让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J].考试周刊,2012(31).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规划课题,课题名称“‘葫芦丝进课堂’音乐校本课程建设及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38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2994aa50a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