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整合策略的探讨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又在初中学段阅读中指出,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名著阅读的任务量是庞大的。更在具体建议这样指出,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为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 人教版语文课本中名著阅读的编排体现了课标中"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的理念,只以"名著导读"形式附录在读本的最后,教参中也没有相应的阐释和解说,给了语文教师较大的选择、利用的空间。这既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自由,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所以,语文教师需要通过相关学习,掌握名著阅读整合策略,重新构建名著阅读框架和体系,具备把分散在诸册语文课本中的名著加以整合的能力,以及正确实施名著教学的能力。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整合的意义和价值 人教版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完整阅读的名著共有14部。这些名著分散在六本书中。相对零散,系统性和序列性的特点不明显。本次名著阅读整合就是对在此基础之上融合其他版本,共计19部名著。这些名著我们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取舍、配置、融合、调整,使名著阅读形成条理性、系统性,充分发挥名著作为人类文化精华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整合的意义和价值在于: 1.构建合理化的名著阅读体系,使学生的名著阅读形成条理化、系统化,以杜绝名著阅读的随意化、零散化。 2.选择最优化的阅读内容和方式,"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养成读整本书的好习惯。 3.制定最合理的阅读目标,力求使名著阅读发挥最大价值,使学生通过名著阅读增长见识,启迪智慧,切实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整合策略 在名著阅读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性,根据自身特点、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情境及需求对名著进行再创造。名著阅读整合的策略包括很多方面,这里,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起,一是名著阅读的调整,二是名著阅读的拓展。 (一)名著阅读的调整 主要指对名著篇目在教材中的顺序进行调整。由于受地域和学生实际的限制,以及名著本身的限制,教师在使用名著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做适当调整。在调整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其次,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好。再次,要考虑到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最终,使名著阅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原则:名著整合的思路按照同课文的联系程度,内容由易到难,篇幅从短到长的顺序,将19部名著阅读篇目,按照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了较为适当的调整。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篇目调整分布细则 —— 名著阅读计划(23篇) 七年级:《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西游记》因为作者大胆的想象而形成了离奇曲折的情节,内容明白易懂,学生阅读起来没有障碍,非常契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所以被调整至七年级同 《伊索寓言》 一起,构成联想想象类名著系列。同时基于名著篇幅及内容的考虑将《安徒生童话》《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简爱》《爱的教育》《水浒传》同时《朝花夕拾》也安排到七年级上学期。此调整是因为七年级的课文选取了鲁迅的两篇文章《藤野先生》《故乡》《社戏》等篇目,由此引出对《朝花夕拾》的阅读。 八年级:随着学生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们将《名人传》《繁星.春水》《昆虫记》做了一下调整,从文章体裁上看,八年级上开始集中学习说明文。这一年级段的名著阅读便把《昆虫记》放入其中。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红岩》 《培根随笔》 《穆斯林的葬礼》《骆驼祥子》《三国演义》 《傅雷家书》一起安排到八年级学期当中。 这样做,使每年级每学期阅读量趋于均衡。同时将九年级下册名著阅读分配于七、八年级中,从而也可减轻了九年级下册学习的压力。阅读的效率也会相应地提高了。 (二)名著阅读的拓展 名著阅读的拓展是指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名著阅读教材开放性的特点,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对名著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拓宽名著阅读的范围,构建较为开放的名著阅读体系。 1.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适当补充 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他们的读书兴趣也不同。因此我们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兴趣,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给他们推荐他们爱读的书籍。 比如,7年级即可给学生补充推荐郭敬明的《幻城》、凡尔纳的其余两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在人间》;8年级可补充推荐老舍的《四世同堂》、鲁迅的《呐喊》和其他名人传记;9年级可补充推荐曹文轩的《草房子》、莎士比亚戏剧、《儒林外史》等中外名著。 2.从课内到课外,适度延展 课内文章的精读一定会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文章是名家的名篇,这无疑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引进该名家其他优秀作品的绝好的契机。教师利用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学生在7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学到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就可推荐原文的出处之作--《城南旧事》。 3.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外阅读名著 社会的发展,科技手段的进步,给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阅读机会和空间。课标指出:"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在完成了大纲规定的必读篇目后,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确定读书思路,明确读书方向,选择阅读篇目。学生按自己的眼光去判断,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不管选择什么名著,只要乐于阅读,善于阅读,都能从中摄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对名人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在阅读《名人传》之余,选择《凡高传》等作品;喜欢探究动物的学生,可以在读《昆虫记》之余,读《自然史》等作品;喜欢旅游的学生,可以读《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作品。 以上所述,仅仅是名著阅读整合策略指导下的点滴做法,不足以概括完整全部的内容。但相信我们语文教师只要树立起这样的理念,并在实践中用于探索,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必会有所收获,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29e3f1104a1b0717ed5dd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