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平安文化建设对平安管理的重要性 方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平安生产状况逐步好转。但平安生产状况很不稳定,时有重大、特大事故连续发生。如何预防平安生产事故的发生?如何提高公民的平安意识?是永恒的平安话题。 四、从平安生产标准化建设看平安文化现状 自《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公布实施以来,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平安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接着深化“平安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1〕11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化开展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看法》(安委〔2011〕4号)等文件的精神,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了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建设。其中,先进发达地区(如辽宁、山东、江苏、福建等地)的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建设已走在全国的前列,由于经济、平安文化等差异的缘由,广西的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建设远落后于先进发达地区。 作者在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建设服务过程中,发觉部分企业开展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存在如下问题: 1、未能充分理解开展平安标准化的意义:部分企业对开展平安标准化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相识不足,未能理解开展平安标准化的意义,仅把取得平安标准化达标证书作为企业今后生存唯一目的,而忽视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整体平安管理水平,缺乏主动开展标准化达标创建的主动性,造成企业平安管理主体责任不能真正落实。 2、部分企业存在“重考评,轻运行”的错误观念:有些企业认为通过达标考评就可以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相识。平安标准化的内涵是通过风险辨识分析,建立平安生产责任制、制定平安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紧急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平安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平安生产规范化建设。 3、不能体现全员参和的原则: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其他管理人员认为,平安标准化工作是平安管理部门的事。不明白平安标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平安管理和监督。 4、企业对平安标准化规范理解不足,对企业基层员工培训力度不够:由于对平安标准化通用规范13个一级要素和42个二级要素内涵理解不够,造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企业未能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定期的培训活动,使职工驾驭标准、执行标准、依标作业。多数企业未能把标准化文件上的“教条主义”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 5、对作业现场风险分析和规范化管理重视不够。一些企业认为标准化的内容就是一些制度的一、平安理念的变更 建国初期,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财产重于生命。文革时期的口号是:放卫星、创高产、大会战、搞翻番;下定决心、不怕牺牲、解除万难、争取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重视平安生产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高度重视平安生产,爱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平安”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国家平安理念发生巨大的变更,向“以人为本、关注平安、关爱生命” 的理念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体现了“不要带血的GDP”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生命红线观。这说明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平安生产工作,体现了“生产必需平安、平安才能生产”的以人为本的平安发展观。 二、平安举措的变更 1、管理方式由行政指令向法制手段转变:2002年11月1日施行的《中华共和国平安生产法》,是我平安生产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变更了以往无法可依、难以依法履行职责和行政指令执法的局面,解决了平安生产中存在的基本的和共性的法律问题,更好地解决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平安生产和强化监督管理的有法可依问题。 2、管理机制由临时措施向长效机制转变:以往出现平安生产事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中华共和国平安生产法》为首的平安生产法律体系接连颁布实施后,构建一整套平安生产工作机制,有利于平安生产的长治久安。 3、管理体制由专项单一向综合监督转变:《中华共和国平安生产法》颁布之前,国家颁布了几十部单行法律,各管各的,条块分割,群龙无首。《中华共和国平安生产法》界定了综合监督管理和专项监督管理的关系,有利于综合监管部门和专项监管部门依法各司其职,相互协同,齐抓共管,做好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4、管理环节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中华共和国平安生产法》对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和监督作出了具体规定。为了检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的平安预防工作,法律要求政府及其负有平安生产监督职责的部门把监督工作的重点前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由被动监管转向主动预防,将事故隐患歼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和削减事故的发生。 5、管理政策由粗放向精准、实效转变:近几年来,国务院和有关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能部门颁布了各项行业平安生产标准、平安管理规定、标准规范,管理更加创新、务实、精准、系统。 三、平安生产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平安理念和平安举措不断发生变更,在党中心、国务院以及各级地1 / 3 简洁积累。只留意制度、台账资料的制定,不重视作业现场风险分析和规范化管理,导致作业现场的风险管理限制、生产装置维护保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紧急、有害因素告知等方面严峻不符合《规范》要求; 6、企业缺乏必要的检测检验设备和手段:虽然有些作业实行作业证管理审批手续,但因为缺少检测手段使作业票证形同虚设。另外对其他一些实施频率不高的紧急作业管理不到位,甚至未严格执行作业证管理。 7、企业员工文化水平低,缺乏平安意识,实施标准化投入不足:部分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差、人员少且平安意识淡薄,短期行为严峻,导致企业平安管理混乱,平安资金投入不足、生产装置简陋,工艺技术落后,作业人员资格不符等现象存在。企业员工本身文化水平和所从事工作的紧急性不相适应。尽管通过确定的教化培训能有所改善,但要促使其从被动地接受平安管理到真正主动参和平安标准化管理,其难度自不待言。企业开展三级平安培训教化因平安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和培训教化设施的缺乏,仅停留在抄几张试卷而已。 8、企业事故应急处置实力不足:尽管企业都已编制了应急救援预案并且报送安监部门备案,但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较差;部分企业员工不清楚自己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担当的职责;尽管企业配备了一些应急救援器材,但部分企业缺乏定期维护保养;尽管企业都开展了 “应急救援演练”,大部分应急救援演练流于形式。 9、多数企业基础管理薄弱,缺乏专业平安管理人员和专业学问,平安工作不会管:在平安生产上既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也存在不会管、管不好的问题。虽对平安生产重要性有所相识,主观上想搞好平安生产,但对如何搞好平安生产缺乏相应的业务学问和管理措施,不熟悉国家的平安生产法律法规,不懂平安专业学问,又缺少专业平安管理人员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综上所述问题分析,大部分存在的问题都和平安意识和平安文化有关。在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建设服务过程中,几年来总结发觉: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平安意识和平安文化做得比较好的企业,比较主动、主动的开展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建设,平安生产事故也较少;平安意识和平安文化比较差的企业,缺乏主动、主动的精神,以被动、消极的心态开展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建设;虽然规模小的企业在人力、物力、资金上有限,但只要平安意识到位、思想上有足够的重视,问题总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五、平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平安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的一贯平安生产方针,是《平安生产法》的灵魂。《平安生产法》关于预防为主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六先”,即:①平安意识在先;②平安投入在先;③平安责任在先;④建章立制在先;⑤隐患预防在先;⑥监督执法在先。 2 / 3 由于各种缘由,我国公民目前的平安意识相对淡薄。意识确定行动,只有增加全体公民特别是从业人员的平安意识,才能使平安生产得到普遍的和高度的重视,极大地提高全民的平安素养,使平安生产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实现平安生产的根本好转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为此《平安生产法》关于预防为主的规定把“平安意识在先”放在第一位,由此可见平安意识的重要性。 怎样提高公民的平安意识呢? 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欧美各国在阅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后,最终得出要想保证企业平安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制度管人的层面上,应开拓出一种新的平安管理方法。使生产作业中的员工能够自觉自愿的投入到平安管理中的每一个步骤,最大限度的削减平安生产事故的发生和人员伤亡。 文化一词最早来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由于文艺复兴使得新文化,新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且文化对人的影响大大超过了制度和法对人的束缚。由此欧美国家很多平安生产探讨人员将平安和文化进行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平安管理模式,即用文化的影响,使人从思想上形成一种我要平安、我会平安的新意识形态,由老式的制度管人模式演化到现今的文化变更人的新型管理模式。 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大大的提高了平安生产的管理成效,通过平安文化的灌输和培育,使得作业人员的平安意识大大的得到了增加,人员平安意识的提高使得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中,自觉自愿的去遵守平安管理的各项规定和制度,这样做首先得利的人是自身,其次就是保证他人不受损害。欧美国家通过这一管理模式的推行,使得各类事故大幅下降。 中国于20世纪末引入平安文化建设这一管理模式。在引入后,中国的平安管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更。由原来的重视“物权”逐步转移到重视“人权”,《平安生产法》的建立和实施就充分的说明白这一点。通过平安文化的建设,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人员的平安意识和实力,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不断出现的平安管理难题。由此可以看出平安文化建设的好坏干脆影响到人员平安意识水平的凹凸。 《企业平安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对平安文化的定义是:企业和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平安价值观、看法、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企业组织在平安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组织内部文化的特征,引导全体员工的平安看法和平安行为,实现在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平安自我约束,通过全员参和实现企业平安生产水平持续进步。 文化如水,软功硬做,留意平安文化建设,在重塑心智模式中抓平安,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卓越的平安绩效目标。 不断加大平安文化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平安意识是促进平安生产、最大限度的削减平安生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2bcfe7c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