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阅读鉴赏——15《不懂就问 》 不懂就问 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说。 一天,先生又教了一段课文。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能背了。可是,文章里的意思,他还有些不明白。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们背的这段课文是什么意思?请您为我们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念书的同学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也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同学们,在学这篇短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孙中山是谁 他1866年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的时候入村塾读书,12岁去了檀香山(位于美国夏威夷州)读书,17岁回国。1894年创立兴中会。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这篇文章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不懂的地方大胆提出疑问的事情,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大胆提出质疑,不要不敢发问。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词语: 咿咿呀呀:形容小孩说话的声音。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同学们只按老师的要求去背诵,却不明白文章的意思。 摇头晃脑:同学们背诵时的动作。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通过这个成语,我们仿佛能体会出当时同学们的害怕的心情。 一字不漏:一个字都没有漏掉。孙中山背诵地非常熟练。 为什么问老师一个普通的问题,把大家吓成这个样子?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鸦雀无声的场面。 私塾,它是由教师自己创办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没有教材,也没有学习的年限,那个时候称呼教师为“先生”。先生教什么,学生们就学什么,一切都得听老师的,不允许多问。 即使当时孙中山所处的是这样的学习环境,他依然没有因为害怕被打而把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忽略。所以,同学们,我们如果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不明白不懂的问题,我们也要向孙中山先生学习他的不懂就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动动脑 为什么孙中山冒着挨打的风险,还要向先生提问呢? 答案:为了弄清楚所学的道理 你答对了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3a6980bbb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