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话农民教育

时间:2023-03-15 07:25: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农问题话农民教育

摘要:三农的按心是农民问题,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农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农民教育直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有利于广开门路,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农民;教育,农民再教育

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三农问题,三农者农业、农村、农民也。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主要是素质和技能。笔者认为除大力发展农村的普通教育外,还要大力发展对农民进行再培训为己任的农民教育



一、农民教育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尤其重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其中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70%以上,据有关资料报道:农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46%,轻工业原料中有近70%来自农产品,农村商品零售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5%,农产品及其加工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65%,可见,农业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发展农业,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旦应用于农业,就会变成强大的生产力。近些年,我国的粮食增产与生产率的提高39%以上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而得来的。科学技术只有通过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任何新技术及其物化,归根到底是劳动者智慧和才能的巨大发挥。就要求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一个合格农民,农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本职工作。这种要求不是父传子所能替代的。是在这种形势下,才产生了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对广大农业劳动者实施再培训再加工的需要。



现有的农民队伍,青壮年比重比较大,这些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我国农业的主力军,农业现代化的任务首先要落在他们身上。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普通教育考场的失利者,不仅文化课没学好,生产技能更是缺乏,如果不抓紧对他们进行文化、技术补课,不仅会给当前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着农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民教育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农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就显得很重要。






二、农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农民教育直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功在当代,利及子孙。据有关资料报道,2020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2940元,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半来自非农业部分。农民人均的直接收入之所以不高与生产力水平低是有直接关系的,如每亩小麦的用工量;美国平均不到半个工时,法国为17个工时,我国却50个以上工时;农产品的商品率,美国已达99%以上,我国只有30%,其中粮食的商品率不到20%;从各种粮食作物的单产看,水稻平均亩产,日本达千斤,我国也就500多斤;玉米亩产,美国超千斤,我国为600多斤。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民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靠扩大耕地发展农业生产是不行的,唯一的出路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农民队伍质量差,重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劳动者与未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劳动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当前在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劳动熟练以及对新技术的适应性方面,都比后者有很大提高:从而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如果说,经营传统农业时增力n劳动者的数量是发展生产的主要条件,那么,经营现代农业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就成为促进生产发展的主要条件了。当今,农业现代化大生产飞速发展,造成了知识和技老化过程加快,以致必须通过不断对农业劳动者进行再培训才能及时增进其对农业科技进步和管理现代化的适应能力。可见,农民教育是通过提高现有劳动者的素质,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产业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



三、农民教育有助于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有八亿多劳动力,其中80%从事农业,随着农业机械和农用动力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增长,农业劳动力负担的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多,据2003年统计,我国农村现有的剩余劳动力超两个亿,而且还会日益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通过农民进城务工实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是生产力日益集中的表现。从我国城乡劳动力都多的特点出发,今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必须尽可能就地使用,搞各项非农业,问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在我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向非农业转移是完全正确的。可是,由于我国农业长期向单一化发展,农民的技能偏重于种植业,其它专业技能则很少掌握,这已成为发展多种经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的一大障碍,为使农民确实增收,从九十年代开始,劳务输出已成为热门,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并组织剩余劳动力走出去创收,才有了农民的人均非农业收人超千元。为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素质,国家不惜重金对劳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就望奎情况,2005一年就焊接、服装、电子等21个工种对即将输出的13000名人员进行2060天的技能培训,不仅提高了劳务输出人员的工资收入,也创造了丰厚的社会效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49c8f3f47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