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案 全包围结构的学习——“大口框” 字(以柳体楷书为范本)

时间:2022-04-20 12:18:4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内容】全包围结构的学习—-“大口框" 字(以柳体楷书为范本) 【授课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全包围结构“大口框字”的书写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临帖能力.

2. 掌握全包围结构字的特点和写法,笔法准确,结构端正、匀称、美观,以及各字根间搭配合理。

3 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之美和结构之美的审美能力;领悟汉字书法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通过欣赏并学习书法,渗透人文教育.

4.举一反三,写好全包围结构“大口框"的字。 【教学重点】

1、全包围结构-—“国”字写法

2 “厶”和 “口"在古碑贴中的通用规律。 【教学难点】

被包围部分与外框的协调搭配

【课前准备】 黑板布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通过“”字学习“囗(wéi”部

在古代,每个部首都有一个读音,”读音为 wéi,表示疆域、边界。 二、探索研究,掌握含义

1“或":表示一个国家可以或大或小。

2“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代表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 3“口”:代表人口.

4“一":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做人需要做人之道,经商要有经商之道……。“一"代表一个国家的治国之道。

〔设计意图:汉字是书法的载体,在学习书法前,先懂字义。



1




三、分解练习,掌握要领

1“囗(wéi,书写要领:左竖要坚挺有力,曲中带直。横画上扬,起笔处和竖画呼应(顾盼生姿),折处提笔然后重按,再用力下行,到末端(超出左边的竖)然后顿笔、调整笔锋、迅速出钩。外形呈左梯形,上下稍长些,不能写成方形。

2“戈”,书写要领:横画要短,并且上扬;斜钩要长,逆锋起笔,顿笔,然后转锋下行,弧度不要太大,到低端,调整笔锋,用力向正上方出钩,出钩要短;撇画要高,逆锋起笔,顿笔之后,然后速度稍快写出,要挺直有力;点如坠石,要大小适宜,位置在横画和斜钩的空白处。外形呈窄长形,斜钩是主笔.

3“或”,书写要领: “或”字最关键的是笔顺:横—口—提—斜钩-—撇——点 4、提问:我们在古碑帖中看到的 “或”字里面是“口",还是“厶”?找学生回答。

回答:是厶.为什么呢?是因为古代“厶”和“口”是通用的,所以看古碑帖当 中“员"通常写成

〔设计意图:分解练习,化难为易,个个击破。 四、字根合并,写好“”字

1、笔顺:竖——横折钩——或——最后封口

2"字结构:里面的空白不可太小,也不可太大,要满而不拥挤,笔画和空白要均匀,整体呈左梯形。

(设计意图:合并书写,掌握要领。

五、叫一名同学到黑板上试写类似的字,然后让同学们评价,教师给予讲评和鼓励. 例如:可以写“固、因、困”等字. 〔设计意图:举一反三。 六、课堂总结,表扬先进

1、掌握 “大口框”结构字的处理方法,学会怎样写好组合字。 2”字里面蕴藏的天地哲学

3、掌握 “口”在古碑帖当中通常写成“厶”的规律。 4、举一反三,写好其余全包围结构的字。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通过表扬,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享受成功的快乐,鼓励



2




自信。

六、课外延伸

简化 “国”字的来历,以及蕴藏在国字里的奥秘。 〔设计意图:留下悬念,衔接下一节课。

1简化字国字的来历

古代国字的写法还有三种:(1)或(guo)(2)囗,3)囗里面一个王字

囗里面一个王字,是在太平天国时期造的一个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实现了民主化,国家没有“王”了。所以在采用“国”字的时候,郭沫若先生加了一个点,“王”改成了“玉”,取义“ 玉乃国之重器也”,中国玉名扬海内外。所以现在使用的这个简化字就是这样来的。

2学生课堂作业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4b6a030ac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