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去社会化作用 [论文关键词] 网络技术 大学生 去社会化作用 [论文摘要] 在新的科技革命中,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给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影响。从大学生的视角去分析网络技术所产生的一系列去社会化作用,重审网络技术发展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帮助大学生理性认识网络技术的发展。 1969年11月21日,6名科学家聚会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观看到一台计算机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斯坦福研究所的另一台计算机联通开始,就揭开了人类网络社会的序幕。作为当代社会的一个产物,今天,互联网络可以说已经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全球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普及,原先仅存在于科学家或计算机从业人员之间交流的网络,现在已成为普通人日常交往的一种方式了。 一、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 近年来,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已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及行为。在强调网络技术在社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今天,人们也容易忽视网络技术另一个方面的作用,其主要结果是使人脱离社会并祛除社会化的影响,原因在于现代的网络技术及其活动本身具有某种非人、不自然的因素。大学生是最先接触和接受网络的群体之一,因而,他们所受到网络的影响也就最早、最普遍。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通过网络可以便捷地获得信息和服务,但同时网络的无界性和隐蔽性也给大学生的社会性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即去社会化作用。 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去社会化作用的表现 1、脱离现实,退缩孤僻。 生活是真实的也是复杂多变和充满矛盾的,而网络则是虚幻的和充满自由主义的。有些大学生由于缺乏必须的知识、能力和健康身心,面对现实生活缺少进取神和战胜生活困难的决心与信心,从而一味地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在虚幻的“社会”中寻找自我,满足自我,甚至是麻痹自我。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虚幻的对象身上,交往成了一厢情愿的随心所欲,满足于“神游世界”,让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信念、理想成了断线的风筝随“网”飘摇,结果是一步步地远离生活,脱离现实,面对困难退缩孤僻,渐渐地由回避到惧怕与人交往,最终产生孤僻症。 2、行为的自我约束力下降。 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建立的原始基础是“真诚”,它要求交往双方必须要有必要的责任感、道德感和信誉感,在行为上必须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但是在实际的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网上行为的诚信度却很低。调查表明,经常或有时“不用真实的个人资料在网上结识网友”的大学生占到41.4%;有23%的大学生认为“浏览网上不良信息没什么”;有24.8%的大学生对于“在网上任何活动都是顾虑很少的”。可见,部分大学生在网上的自我约束力是很低的。在这样状态下的网上交往给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的是不良的影响,久而久之,会使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养成无视责任、放弃道德、不讲信誉的恶习带到现实的人际交往之中。 3、造成网络精神疾患。 “进入信息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将生活在两个‘社会’之中。一个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物质世界,一个是数字化数据构成的虚拟世界,即网络空间或赛伯空间的世界。”“人的许多需求必须在物理空间得到满足,任何企图‘抛弃’物理空间的想法都是错误的。这就要求现实中的人的生存要保持健全人格就必须处理协调好网络生存与物理生存的关系”[1] 。这段论述很好地阐明了人类面对网络世界应该采取的理性选择。现实的状况是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智地处理好“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关系,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因过分沉溺于网络所营造的“虚拟现实”中不能自拔,从而呈现出实际交往能力下降、思维迟缓、食欲不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现象,出现严重的网络精神疾患。甚至因长期沉醉于电脑世界而失去与现实生活交往的能力。与之相随的是“信息疲劳症”:健忘、头痛、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一切都会对大学生的正常人际交往造成严重影响。 4、沉溺于虚拟角色,容易出现与现实角色相悖的多重人格冲突。 “在internet的虚拟世界里,有思想的个体往往成为一条条奴隶式的网虫,即使沟通方便,却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深交,亦缺乏人性欣赏的体会。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个人在这里无需负担任何社会责任,也不承担任何社会义务,看上去的确是更加自由,然而其性质则是一种消极自由(Passive Freedom)。”“当人的精神一无凭籍的时候,生命就将失去意义与价值,随之而来的是人生苦闷感、孤独感和虚无感笼罩在个体的心头,挥之不去,形影相随”[2] 。在上网的大学生中同样面临着此种问题。有的大学生整天沉溺于网上交际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表现出脱离现实、退缩孤僻、耽于空想的行为特点,严重者甚至出现网络孤独症;有的大学生过度沉溺于在网上扮演“虚拟角色”,以致与现实角色之间出现二重或多重人格冲突;有的大学生由于不愿直面生活困难或挫折,总企盼到网络世界中去寻找精神慰藉,现实生活中的他与网络中的他是相互背离甚至相互矛盾的。把在现实生活中隐藏起来的“自我”在网络中表现出来,“男扮女装”、“网络黑客”、“游戏情感”、“反叛社会”等各种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大学生把上网聊天当成发泄情绪的“有效途径”,在网上信口开河,脏话连篇。因为行为与思想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空间中常常表现出抵触和矛盾,一部分大学生人格出现裂变。 三、大学生应理性认识网络技术的发展 作为一种新技术革命,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以计算机为载体所连结起来的网络世界,使人与机器所原有的对立状态得以融合,人性化的界面让人与机器有了对话感和亲密感,没有了原有的一切障碍,时间被缩短了,距离被拉近了,文化在此交融了,虚拟生活的出现让人们超越时空的限制去感受更加丰富多彩的事物。就网络人际交往而言,它所创设的无限扩大的交往空间和话语空间让社会个体从中感受到自由和安慰,它所发挥出的社会矛盾缓冲器作用有助于组织和社会内部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它所具备的社会监督职能使社会管理成效有可能取得更快的提高。网络人际交往的程度和质量对现代社会的生活状态和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4d1e785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