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周朴园和鲁侍萍爱情的发展历程 匿去"复杂"的面纱 --关于周朴园、鲁侍萍爱情之我见 周朴园三十年来为鲁侍萍所做的一切到底有没有真情的成分一直都有争论,莫衷一是。笔者的回答是--当然有。而在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上,编者用"复杂"这一词来定论周、鲁的爱情,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太过牵强附会。个中情由,待笔者慢慢叙来。 假设爱情的开始就有"复杂性"。 周朴园与鲁侍萍年轻时的一段爱情,相信已经没人怀疑其真伪了。当时的鲁侍萍年轻貌美,温柔善良,作为周家的公子,周朴园时值二十多岁,而鲁侍萍恰巧在周家做侍女,于是上天便机缘巧合地成全这段爱情。这可以说是一件极为自然的事。这时这位周家公子还不是一个有着相当显赫地位的资本家,而是一个单纯的少爷公子,他们的爱情并未触及资本家的利益。那么,如果这里掺和"复杂性",只有一种情况--周朴园故意玩弄鲁侍萍的感情,意在伤害她。不过这个理由是相当占不住脚的:一来,鲁侍萍只是个普通的侍女,周朴园犯不着云招惹她;二来,周朴园不可能把自己的爱情当作玩偶,为此浪费30年的大好年华。退一步讲,即使周想以欺骗人感情以自娱,也轮不到鲁侍萍。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周朴园"变态",这个想法太过荒诞。所以,依我看来,编者"复杂"之说并不在此。 到后来,我又找到不少的事实来证明我的观点。 一、鲁侍萍离开周家后,周朴园始终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记得侍萍的生日,还不忘打听侍平的下落。如此小事对于一个大男人来说, 却有点"别扭"。随着时光的流逝,周家上下早已淡忘了三十年前尘封的旧情。在周家看来,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但对一个被认为是"死"了的人依然念念不忘,这实不是虚情假意所能做到。再看他对鲁侍萍说的话: "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了纪念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按照着你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着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他这样做是因为内心极度的愧疚,而这愧疚又是缘于他对侍萍的爱。其实这才是周朴园与鲁侍萍真爱最最有力的见证。 二、迎娶有钱小姐赶走侍萍后,周朴园的家庭生活并没有好转,这使他感到孤独,感到寂寞,所以他只能常看着那些陈旧摆设的家具发呆,回忆跟侍萍一起的美好时光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与无助。 上面两个方面,都是在周朴园以为鲁侍萍"死后"发生的,完全不可能有"复杂性"可言,所以周朴园与鲁侍萍年轻时的感情应是情笃意切的。而且还大有一种爱到灵魂深处的感觉。 由此可见,所有的锋芒便指向一个问题:周朴园当初为何将鲁侍萍赶出家门?如果当初不赶她出门,这样三十年后他们应该还是一对壁人。也就是说周朴园此举无疑是"周鲁"爱情的刽子手。很多人这样认为,周朴园赶走侍萍是为了同"那位有钱门弟的大小姐"结婚,继而赢得地位、利益,以免生不必要的事端。但是,1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我却认为他完全没理由这样做。在我的记忆中,大多豪门贵族公子都有好几个"姨太太",况且当时社会并未明文规定"一夫一妻"制,所以再娶个二姨太、三姨太的对鲁侍萍并无多大影响。那么,周何以大费周折地赶走妻子,这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这样的傻事,有着商业头脑的周朴园应该不会不明白的。于是,思来索去,结果只能是为了在众人面前树立一个有口皆碑的"巨头商"的好印象。 这与很多读者的想法是不约苟同的。一句话周朴园赶走鲁侍萍,是满足一已之私。 如果是这样,那么后来当鲁侍萍真的出现在周朴园面前时,他为何竟换了一副面孔这个问题也就得说得通。因此,"复杂性"只能在这个大开大阖的情节上。 接着就是一系列看似坚不可摧的证据:这是由他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因为周朴园已不再是那个年轻单纯的公子,他是一个有着相当地位的资本家。资本家的利益驱使他变得卑鄙、虚伪,浑身散发着铜臭味。所以当鲁侍萍出现在周朴园面前时,他的自私性便暴露出来,他所考虑的是当前的利益了。他为鲁侍萍所做的一切,在没有触及现实利益的情况下,是真情的流露。而一旦触及他的利益时,真情在利益的驱使下变成了假意,假意又在真情的幌子下得以表演。(节选) 经过一段强有力地推理后,编者的观点终于浮出水面--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复杂的。这看来是再合情入理不过。但笔者却总认为这种说法太过牵强附会,有模糊概念之嫌,进而混淆读者视听,使结果是不了了之,以一个"复杂"结束这二人之爱。于是,笔者换一个角度,试着站在情与理的立场上来分析这段爱情,终于又有了新的看法:周、鲁二人的爱情未得善果,因为时代着力于周朴园的理智结果。鲁侍萍是一个下人,这就有背于"门当户对"之论。而周朴园也不是没有清醒头脑之人,他留过学,有创业理想,在感情上,他选择了侍萍,这是单纯的男女之爱 ,并不金钱利益。(前面已提不作赘述)他留过学,在理智上,他抛弃侍萍,因为侍萍除了爱,没有金钱,没有地位,而"那位有钱门第的小姐"却有,如果换作是我们,大多数是不会抛弃侍萍的。理由很简单--真爱是关乎心灵。这在当今真爱自由的社会再平常不过,而周朴园那个时代却不同。我想究其原因有二:一、当时的社会爱情的价值还不能有一个很好的诠释。二、作为商业家谁不愿意自己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这就必须以爱情作为代价换取地位、金钱、名望。这一点在周朴园二次婚后可以看出,周其实并不爱那位小姐,他想得到的只是娶了她后所带来的地位、名望罢了。 到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周抛弃侍萍完完全全是理智与感情的选择。理智与感情是分裂的,周将爱情永远留在鲁侍萍身上。这样,周的此举是顺应时代的选择。也就是说错误的时代才是周鲁二人爱情的真正刽子手,再联系周朴园在家的摆设,足够说明他对鲁侍萍是全心全意,毫无"复杂"可言。于是,这就应证了一句老话:爱情并没有错误,错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至于后来,周为什么再见鲁侍萍时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笔者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理由,不过说这是为了鲁侍萍以后好过些,也未为不可。试想,如果鲁侍萍揭穿周朴园当年的罪行,必然会引来一场轩然大波。从众人的立场看,周少爷赶走侍萍--侍萍怀恨在心--揭穿周的罪行以求报应--当年为何不揭穿?--"狗急乱咬人"?这样鲁侍萍自己也难逃干系。这一切是顺理成章的猜测。而周知道她这样做的后果,于是他就大改往日体贴之态,以此逼侍萍离开。这样周的对白中字里行间中自然而然充满愧疚。这样做是为了鲁侍萍好好地活下去,不再为自己的所连累,以此弥补心中的缺憾。于是,关于"复杂"之说便不攻自破了。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谈一谈编者"复杂"之说源自何处:编者对周朴园的性格以"复杂"定位,相信这是不争的事实。人性本来就很复杂。"复杂"一词就意味着周朴园摆脱了简单化、脸谱化的简易方式,给这个贴满虚伪、狡诈、阴险、自私等等标签的"扁平人物"敷上血肉,成了"圆形人物"。"复杂"给我们开了一扇窗子,让我们可以以最平常的情感去把握这个简单表示:人物的内心(陈鉴霖《误植,爱情相悖于时代》) 22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于是,编者很有可能从周朴园的内心出发,以"圆形人物"为根据,从而得来"复杂"之说。这里,编者以复杂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个问题,加之又对周朴园抱有偏见,自然也就将二人的爱情"复杂"化。但编者却忘记复杂源于简单这个道理,简单就在于周朴园、鲁侍萍之爱的破灭,只是简单的"理智"与"感情"冲突。无关周的金钱面孔,如果编者给这段爱情硬生生蒙上"金钱、阴险"之类的面纱,问题不"复杂"也不行了。 相信,如果我们抛开对周朴园的偏见,试着从情理上去分析这段爱情,一定会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我并不是一个为证明一个伤脑筋的问题而乐此不疲的痴儿,我只是为大家对周朴园爱情不应有的指责而感到愤懑。我不希望纯洁的爱情披上不该有的"罪状",爱是没有罪的。另外我还想说爱情并不是一个人的事,它要想延续必须建立在和谐的环境中,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爱情同行于时代"。 张丰润 高二(3)班 2011.10.4 33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5489d3c85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