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曾强 陈善松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39-0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可见,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但高中新课改的实施以来,高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笔者根据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提升高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在培养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上的特殊作用 1.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其终极目的是要关注人的心灵和生存。同时它还是一门全面理解人类行为的学科。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通过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思考过去,理解现实,懂得社会,认识自己。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探究,有助于发展批判思维,培养独立的判断能力、合理的价值取向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服务社会。 2.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自然科学方方面面,其内容之丰富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选择地开展历史的研究性学习,并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 3.古今中外的历史,都有其内在的联系性。因此,可以通过开展历史的研究性学习,强化学生的时空观,提高学生全盘、动态地分析和考虑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客观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类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提升学生应付社会变化的能力。 二、开展基于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历史研究性学习 1.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习适应能力 历史课堂中大量存在的就是常规课。常规课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我们认为,历史常规课的研究性学习重在按“探究”意识来组织教学内容,而不必刻意追求探究步骤的完整。如,教学《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时,设计环节如下:(1)情景引入:就“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内国际背景”,让学生看一段录像,时间约3分钟,之后学生从中归纳信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息回答问题。(2)阅读课文:本节课要学习三个目,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内容,教师说明并屏幕显示阅读的要求:①构建知识结构;②指出疑难障碍;③围绕重点设计问题;④解答提出的问题。时间约10分钟。(3)教师示范提问:安排在第一目“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进行,时间约8分钟。第一步:让第一组成员简要说明本目的知识结构,一个同学讲不全,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第二步:教师询问学生有何疑难问题或学习障碍。第三步:教师就本目内容进行示范提问,如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一化三改”是怎样完成的?有何重大意义?等等。第四步:上述问题都是本课的重点问题,教师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逐题解答。(4)学生模拟提问:安排在第二、三目中进行,时间约15分钟。范式、程序与第二环节相同。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提纲挈领就本目内容进行总结。(5)小结讨论:时间约5分钟。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全局性的把握,安排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失误?造成失误的原因有哪些?从中应吸取哪些教训?(6)学习反思:时间约2分钟。突出个性,整理知识,研究不足,及时矫正,实现“堂堂清”。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努力建构开放性的课堂,呈现开放学习的态势;围绕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强调合作与交流,关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适应学习需求。 2.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强化生活适应能力 高中生求知欲旺盛、自我意识增强,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不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情感效应等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转变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有强烈求知欲的探索者。当学生从封闭单调的学校教育向社会拓展后,他们对学习历史的认识必然得到升华。 3.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培养交往适应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大多都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进行的。每个小组成员之间都是既分工又合作的,每个学习环节都对课题的圆满完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就要求每个成员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历史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能力、性格和知识结构组建课题组和合理分工,引导学生及时交流、协调矛盾、统一进度、精诚合作。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图文资料收集、甄别、归类、汇总,通过对问卷的设计、实施和统计分析,通过访谈和社会调查,通过激烈的讨论和深刻的反思,可以养成既合作又独立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和交往适应能力。 4.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培养挫折适应能力 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如“福安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福安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问卷调查中,小组成员分别对部分学生、教师和家长开展问卷调查,但在分发问卷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学生、老师和家长的不理解、不认可、甚至遭到拒绝。有个别成员感到不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好意思,也有人感到很委屈。后来在小组成员互相鼓励并分析了原因之后(在班级分发问卷的时间不对、向家长分发问卷时没有很好地说明其意图),他们再次行动,收获不小,问卷的收回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一。而在收集有关福安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过程中,他们先后寻求老师、校领导以及家长的帮助,采访了福安地方史研究的专业人士如李健民等人,并与福安文化馆、福安文体局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成员认识到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学会关心、尊重他人,也掌握了一定的社会交往的技巧,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培养头脑灵活、知识广博、有创造进取精神、动手能力强、善于协同合作、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各类人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高中历史课程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方面,研究性学习不失为学生打造了一条通往适应未来社会的捷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5b3d5eec77da26925c5b0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