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修辞——设问与反问

时间:2022-12-20 02:10: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诗中的修辞——设问与反问

设问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里也随处可见,具有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欣赏价值。笔者在古诗词中,比较关注此类诗句,反复咀嚼,体会个中意味。以下试举一些例句,提出来和大家一道鉴赏。 设问句,有的是自问自答。例如杜甫《旅夜抒怀》一诗的最后一句:“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诗后注释里就明确写出诗句意思:以设问的手法用沙鸥作比喻,描述自己孤苦凄凉的境遇。又如杜牧《清明》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是先设问后明指,让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自然。再如晏殊的《寓意》一诗,最后是“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以上3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3句诗里都有个共同的疑问代词“何”字,先设问后自答。诗人之所以先设问,就是首先让读者独立思考,而后给你个准确的答案。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脍炙人口,成了千古名句。杜甫“卖炭翁”那种“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的境遇,更是鞭笞了封建社会的腐败现实,表达了杜甫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还有,李煜《虞美人》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夸张手法写自己的忧愁,成了传颂至今的千古名句。 设问句,在古诗词里,也有只问不答的句子。例如杜甫《江村》的最后诗句“多病何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韦应物《答李浣》有“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返。”薛莹《秋日湖上》有“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这些诗句里的设问句,不必作答。原因不言而喻,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有何止一个答案的情况,更有释疑不如存疑的


效果。有趣的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青天”不作答。谁知道“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就让人们反复琢磨吧。有不少设问句,诗人就是借此进一步抒发某种情怀。例如戴复古《柳梢青》后半阙:“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问号后面的内容绝不是答案。那么答案是什么?让读者自己思考领会罢了。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的结束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也没有答案,让读者自己去翻阅历史的画卷吧。辛弃疾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通俗易懂,经常挂在人们的口里。

再议反问句。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因而,反问句是不要也无需作答的。反问的作用是什么呢?让语气强烈,加重语言力量,焕发读者的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古诗词里,反问句并不用“难道……吗?”的句式。因为诗词格律要求严格,提炼文字,反复推敲。例句如下:

①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张舜民《卖花声?题岳阳楼》)意思是:贬窜远方的人经过这里,又有哪一个能够生还?回头看看那下山的太阳,红光欲尽的地方就是长安。 ②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柳永《蝶恋花》)。意思是:残阳烟雾里草色迷蒙,默默无语,有谁懂得我登高望远的心情?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意思是:谁说人老了不会再年少?百川东流,门前的溪水却流向西。 ……设问句和反问句,通常都用“?”。但,现有不同版本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6ef31347b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