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卢姆: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优等生 布卢姆: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优等生 1981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主持了两个独立的实验,每个实验学生都是随机选择的,布卢姆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专门的教师。在这种一对一的个别教学中,中下水平的学生超过了常规班中等生的水平,而在常规班级中,中等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布卢姆断定,在恰当的条件下,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优等生。 而环顾我们周围,或许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差生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事实,划分学生为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现在又被称为学困生)是大多数学校以及老师的通行做法。这意味着,在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小组内,总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达到优秀,也总有一部分学生不及格,这种不及格往往是由学生的成绩在班级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而不完全取决于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这种认识,布卢姆指出,人的潜能大体是相同的,绝大多数差生的形成不是因为他们智力低下,而是由于学习过程中的失误积累造成的。也就是说,基础上的差距是学生学习成绩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 基于这种认识,布卢姆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好功课,只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给予正确有效的指导。“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布卢姆通过长期的实验提出了教育史上著名的“掌握学习法”。 “掌握学习法”由四个环节组成,即定向、教授、评价、矫正。 布卢姆强调,接受教学任务后,先要对学生进行诊断性测验,目的是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以此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布卢姆认为:“有效的学习始于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他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精神运动领域。其中认知领域又分了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教师应该按这种目标分类的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划分归类,然后把经过分类分层的教学内容组织成若干教学单元,并编制每个单元的形成性测验及其标准。标准制定出来后,还应该及时与学生甚至家长沟通,要使学生及家长明白学习的内容、目标、途径和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授课,测验,评价,矫正都离不开目标,都围绕目标进行。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好坏,就是看他达到掌握目标的程度。 确定目标后,教师要传授新知识,进行一系列的讲授、演示、实验、练习等等。在掌握学习中,反馈信息十分重要,而这些反馈信息又主要是通过评价发出的,教学与评价应该是相统一的,以往的教育之所以不能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学习目的,就是因为评价与教学相脱离。布卢姆批判说:“许多世纪以来,教育被看作一个金字塔,在它的底部,较年轻的年龄组的全部或大多数成员都能入学,而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达到顶点。”在他看来,以往的评价只是机械地给学生划等级贴标签,并不能有效地影响教学。他提出“目标分类理论”,通过对学生各个行为的测量,确定学生掌握知识和智力发展程序。这就要求教学和评价都要遵守教学目标分类。使教学和评价的度量达到统一。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老师要根据目标,设计出一套覆盖性较强的单元形成性试题,然后在学生中进行测验。这种测验,既有诊断性测验的意义,又要在这种测验之后,为没有达到目标的学生形成真正有利于掌握的条件,所以被称为形成性测验。在学科结束时,还要进行“终结性测验”,目的是进行总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必须有高度可据性(效度),布卢姆把可据性分为三种:内容可据性、构造可据性和准则可据性。为了反馈信息的科学性,布卢姆详细阐述了标准化试题的编制、题库的建立、双维细目表的解释等。此外,还介绍了如分数平均值、分数的中位值、标准差的计算,信度和效度的评定方法,百分等级的评定,原始分数和正分数、标准分数的转换等。 测验和评价不是单元教学的完结,反馈分析后,对没有达到掌握标准的学生,要再用一定的时间,通过老师补课,教师指导,或学生自学,互助,然后再进行一次平行性测验,直到达到掌握标准,这样,学生的基础不会欠缺,就有利于下一单元的学习。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策略,还是一种教学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72574edf2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