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泰的乒乓外交 从人质外交质变到乒乓外交导语:发生在1972年的“乒乓外交”故事里,最精彩的一笔是中国和 泰国之间的“乒乓外交” 五十年代,泰国新闻界泰斗乃讪担任泰国政府的最高顾 发生在1972年的“乒乓外交”故事里,最精彩的一笔是中国和泰国之间的“乒乓外交”—— 五十年代,泰国新闻界泰斗乃讪担任泰国政府的最高顾问,也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反共总策划。当时,贫穷的泰国依赖美国经济援助,前提是不准泰国与新中国交往。 1954年,乃讪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有感于周恩来总理的翩翩风度,对新中国的态度有所改变,于是建议銮披汶总理与中国进行秘密接触。万隆会议后,乃讪研究了中国古代的“和亲”、“人质”文化之后,决定把自己的一对儿女交给周恩来,作为泰国的“人质”,以显示对中国的诚意和留下今后改善泰中关系的伏笔。 这对兄妹秘密入境之后,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就读于中国学校,并且取了中国名字常怀和常媛。六十年代后期,泰国政局的动荡使乃讪受到囚禁,而常氏兄妹则在“文革”中有很多戏剧化的遭遇,最后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哥哥常怀被遣返回国、妹妹常媛出走英国。 1972年,泰国政府决心把握住“乒乓外交”之后出现的时机,常媛秘密地从英国回到中国并且见到了周恩来总理,讨论了发展中泰关系的策略。 于是,并非新的亚乒联成员的泰国,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亚锦赛。对此路透社惊讶地评价道:“泰国已决定在乒乓球桌上同北京建立第一次正式接触。” 但实际上,这些“桌上”的接触全是在“桌下”运筹帷幄的结果——时生活常识分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77b519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