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时间:2022-12-30 16:21: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在《社会学教程》一书中提到,“人的社会化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就时间而言,人的社会化一般指从人的的出生到其成为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即青年这一阶段。而从广义上讲,一个人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是伴其一生的过程。”然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一个人格发展的过程,而人格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我们所处环境的影响,而这其中家庭和学校几乎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深圳一家研究机构对6所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影响中学生成长人群排列顺序中,母亲占33.2%,父亲占28.8%,朋友为13.6%,爷爷奶奶为8.1%老师占4.9%。研究机构不能解释,为什么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反而不如学生的父母和朋友?我觉得这与家庭和学校所处在的角色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响最深的教育而家庭对于儿童的社会化以教导生活的基本技能和教导行为规范为主:而且是以亲情作为基础,希望儿童—青少年能过得到全方面的综合的发展,例如家庭就更加倾向于教育孩子的如何做人,家庭伦理,道德品行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教育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就会发现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家庭教育遗留的“痕迹”。孩子从父母的抚育、教导中思考、学习,也以父母的言行为榜样,用父母的思想、行动、品德、为人处事来开始他(她)们的社会认知。所以,家庭是孩子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首任老师,父母的身体力行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导。

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到目前,两个家族都已经传到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勤勉好学,谨正派,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8位当过教授、86位是文学家、65位做过医生、21位当过议员、2位当过大使、1人做过副总统;而珠克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赌徒,毕生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他的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60多人犯过诈骗罪或盗窃罪、7

'.


.

是杀人犯,没有一个有出息、有建树。为什么两个家族的境遇会有如此大的区别?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两个家庭的家风截然不同。两个家族的成员一代一代的在不同的家风中潜移默化地成长,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传习、濡染、影响,最终是一个家族受人尊敬、爱慕,相互激励,相互勖勉,积极奋进;而另一个家族则让人憎恶、厌弃,彼此影响,彼此效仿,不思进取。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就会知道家庭对于早期孩子人格的形成,也就是对其社会化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而相对于学来讲,他以传授科学知识和传播国家或办学者的价值为主。他是组织化,集体化,并且有着一定强制性的,虽然他也要却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但是往往并没有家庭来的效果那样明显。

在学校的生活中,有老师的引导和同龄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同龄中他们开始试着进行角色的扮演,(例如,很小的小朋友会玩过家家)这都是一种实践锻炼友好交往能力的手段,而这是在家庭中无法得到的。而随着他们的成长,学校变成了一个社会场合,而教师又提供了成人的榜样。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会对学生的人身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学校在特定的时期起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 这里有一个例子:孩子造句想炸学校杀母亲

“如果我有一颗炸弹,我就会炸平我的学校;如果我有一把刀,我就会杀死我的妈妈。”谁能想到,如此触目惊心的话,竟是出自海口某小学一名9岁小学生的造句。

“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惊!”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程达莲老师向记者回忆起第一眼看到这个孩子的造句时这样说道。据程达莲老师介绍,这位9岁孩子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但也从未见过有什么特别出格的举动,没想到内心深处竟有如此可怕的想法。后来家访中了解到,孩子的妈妈怕孩子学坏了,常常用责骂和唠叨的方式纠正孩子身上出现的小毛病时,让孩子感觉在家中处处受限,没有了自由。而内向的孩子又不肯与人交流,积压已久的情绪让他开始仇视妈妈和学校。

试想如果说刚出现问题的时候家庭和学校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孩子能够及时地得到纠正,是不会出现如此的情况的。可见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社会化影响是巨大的。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是互补的,两者协调才能更有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化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8596ab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