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完美人格的追求——教育学、心理学中的“双性同体”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理想完美人格的追求——教育学、心理学中的“双性同体” 【数据库】人大全文2001年教育类专题 【文献号】3771 【原文出处】《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原刊期号】200106 【原刊页号】1~8,69 【分 类 号】G1 【分 类 名】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12 【标 题】理想完美人格的追求——教育学、心理学中的“双性同体” 【 作 者】冷东 【作者简介】冷东(1953--),男,黑龙江省穆陵县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香港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明清史、岭南文化。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内容提要】“双性同体”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伴随人类追求性别意识真理性和理想人格模式的过程中,“双性同体”的蕴涵也不断发展变化,并在现代回归中成为诸多学者重视和探讨的对象。除涉及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等不同领域,也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范畴。本文仅列举中外部分有关成果,为目前的研究状况勾勒一个简单的轮廓。 【关 键 词】双性同体/心理学/教育学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61(2001)06-0001-08 “双性同体”(androgyny),又称“双性共体”、“雌雄共体”和“雌雄同体”等,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伴随人类追求性别意识真理性和理想人格模式的过程中,“双性同体”的蕴涵也不断发展变化,并在现代回归中成为诸多学者重视和探讨的对象(参见拙文《双性同体的历史衍变及文化含蕴》,《文艺争鸣》1999年5期;《妇女解放运动与“双性同体”观念的衍变》,《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2期;《寻觅理想的宗教期待——“双性同体”》(待刊);《文艺创作中的“双性同体”》(特刊)。除涉及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等不同领域,也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范畴。本文仅列举中外部分有关成果,为目前的研究状况勾勒一个简单的轮廓 一、“双性同体”中涉及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概念 陈晓兰《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反思》(《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2期,页167-172)一文认为,“双性同体”是“阐明一种非僵化地派分两性特质和本能的情境,而设法将个人由理教的限制中解放出来”;是“两性间水乳交融的精神,它指的是一个宽广的个人经验的范畴,允许女人具有侵略性,也允许男人温柔,使得人类可以不顾风俗礼仪来选择他们的定点。”在“双性共体”的起源和发展上,是人类未压抑、未分割前的性别混饨状态,也是完整和完美状态。“双性共体”有其人类学和心理学基础,并摈弃了生物学意义,引伸到人际关系、政治统治及事物的本质之中,即一切对立面友好相处、结合一体,以此象征理想的心理和社会模式,得以消除人类处境的对立面两极:阴与阳、男与女、乾与坤、肉体与灵魂、公与私、社会与家庭、感性与理性、混饨与区别等二元的对立与分离,从而结束男女两性的对立不平衡关系,代之以相互补充的伙伴关系和可变换的,非恒定化的文化性别。 韦澍一《从两性关系重组谈实现男女平等的途径》(《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2期)的文章,论述了西方关于心理双性化的研究。最早关于男女角色可塑性的报道,是美国人类学家米德(1935年)对三个邻近的新几内亚部落的研究,认为人的精神上的双性化比生理上更不明显。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心理学家荣格也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的心理特点。男女两性的心理——行为特征所以呈现分离状态,社会文化的染浸和塑造是重要原因。正如巴丹特尔所讲,“决定身分意识的并不是其性器官(生物上的),而是他们出生后的经历。这种过程开始于社会对孩子权威性地、任意地贴上的男女标志。”性别的双性化,决非一般的带有否定和扭曲含义的所谓“不男不女”的同义语,而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较多的男性气质和较多的女性气质的人格(心理)特征。这是一种超越传统的性别分类的、更具积极潜能的理想的人类范型。双性化者比所谓纯粹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家庭婚姻更容易和谐,有更强的自尊心和更积极、肯定的自我评价。既然人类在很多方面和不同程度都是双性化的,那么,消除男性本位的性格,回归男女本来的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应该是可能的。人的心理—行为的双性化这一“革命性”进化的完成,将会成为人类理想的角色模式。 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4期)一文,引用贝姆的理论以及他对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学生的测验发现,约有1/3的大学生具有“男女兼性”的心理特征,而且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大学生表现最优。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性化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男性与女性心理特征,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和女性的长处和优点。 徐岱《论美感的生命形态》(《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5期)提出,在人类学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雌雄双性体,这个双性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所以,“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异性的某些性质,这倒不仅仅因为从生物学角度考察,男人和女人都同样既分泌男性激素也分泌女性激素,而且也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的情感和心态总是同时兼有两性倾向。”因为只有这样,两性之间才有可能形成一种真正的协调,达到真正的理解,因为人真正能理解的其实只是和自己同类的事物。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正是从这里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理论,分别用来指男性和女性心理意识深处隐藏着的异性原型。根据他的研究,为了使个体人格得到健康和谐的成长,应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因素和女性人格的男性因素在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一定的展现,否则,这些被压抑到意识深处的异性因素的逐渐积累,最终会危及生命主体的存在。也正是出于这样的顾虑,弗洛姆提醒说:“我们必须永远记着,在每个人身上都混合着两类特征,只不过与‘他’或‘她’的性别相一致的性格特征更占多数而已。” 关树文《蒙汉回藏中学生性度取向的跨文化研究》(《内蒙古师大学报》1997年2期,页37-42)一文提出,性度(degree of sex difference),是指一个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程度。它是指抛开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差异,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性征的比重。外国学者对25个国家中的大学生的研究,认为性别模式具有跨文化普遍性。男性的主要特征有支配、自主、侵犯性、表现欲、成就、忍耐性等。女性的主要特征有谦卑、服从、求助、教养、依附等。从性度的角度看,世界上任何人都是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的结合体。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纯粹的男性或女性。 黄忠晶《美国对同性恋的调查研究》(《社会学研究》1994年2期)中提出,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性科学研究者艾尔弗雷德·金西和他的同事在唯一的异性恋性特征和唯一的同性恋性特征之间按比例给各种的性特征分了类,共有7个尺度,从代表唯一异性恋性特征的"0"尺度到代表唯一同性恋性特征的"6"尺度。发现45岁的男性中大约89%的人是唯一异性恋特征的"0"尺度。其余的人则超出这一尺度,只有大约2%的男性是在唯一同性恋的尺度。总之,男女两性中都有许多自认是异性恋者的人有着愉快的双性恋活动或倾向。这在另一个角度为“双性同体”提供了生理学的根据。 二、“双性同体”与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 朱莉琪/方富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研究》(《心理学动态》1998年4期,页31-35)一文,总结了部分心理学家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 主张认知发展理论的学者把男性化和女性化看作人格两种成份的展现:一种是指个性化、自我肯定和自我扩张的倾向;另一种是与集体和谐、为集体利益压制个人利益、合作和寻求与集体的一致性的倾向。按此观点,第一阶段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他们希望从父母限制中独立出来;第二阶段,服从规则和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男女孩受到不同的社会化压力,性别角色开始分化,男孩得控制和压抑他们的情感中脆弱的部分,女孩则要压抑她们的攻击性;第三阶段是儿童达到内省和自我意识的阶段,这个阶段保持着性别角色;第四阶段(成年期),人变得自立、自知,“自我”中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因素被整合,这种整合状态被称作“双性化”。 主张道德发展阶段的学者提出了当代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模型:初级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社会对男孩和女孩的期望;第二阶段,性别角色两极分化,儿童相信男性和女性是互不相容的;第三阶段是性别角色超越阶段,个体的价值、选择优先于规则和角色,这阶段即“双性化”阶段。 主张图式加工理论的学者界定了两种不同的性别图式,第一种包括两个性别的普遍信息,第二种包括适合特定性别的行为的详细信息。这两种图式发挥两个水平的功能:(1)儿童评价信息对自己的性别是否合适;在此水平需要建立男性和女性双方的图式而非仅自己性别的。(2)第二水平发生在当一个环境刺激被判断为对自己合适时,儿童会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双性化”不是指男女特征的结合而是指个体对有关性别的判断较为自由。也就是说,对性别分化的人来说,他们比“双性化”者更容易把性别作为一个重要的组织图式,他们会把与性别有关的特征与行为联系在一起,而“双性化”者对同样的特征则有另外的分类和组织标准。 主张群体社会化理论的学者认为,家庭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影响并不大,角色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同伴群体,一项分析研究发现父母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态度并无显著性差异,以“双性化”方式教养孩子并不减少孩子具有性别特征的行为和态度。 文章最后指出有关性别角色发展理论的发展趋势:(1)模仿和观察学习仍被看作是性别角色学习的重要途径,但多数理论家已不再强调与父母的认同,父母只是众多社会化影响中的一种;(2)获得性别角色分化的关键年龄区间放宽了,精神分析理论强调5岁以前,现在人们倾向于至少要到成人期甚至贯穿人的一生;(3)人们认识到男性化和女性化不是单维的,也不是截然相反的两极,因而很多理论更关注“双性化”、性别超越和摆脱传统的社会要求的性别行为和态度的现象等。 杨秋林《关于孩子的性别角色》(《家庭教育》1998年6期,页16)一文认为,幼儿期的孩子不会对自己的性别表示出多大的关注,导致男孩和女孩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周围环境、家庭、媒体(书、刊、电视等)的影响,其中又以父母的影响最为直接,从而使孩子强迫产生从心理到行为的性别认同。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孩子们从上幼儿园到进入学校,都是处在无性别差异的平等教育的环境之中。所以,在幼儿期不必强化孩子的性别角色,应积极探索培养潜能,从而走上良好的发展路程。 郭康健/刘锡霖《两代人的关系:北京、上海、广州的比较研究》(《青年研究》1997年3期页23-32)一文指出,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资料显示,在本身属于一孩的家庭,他们体会到一孩的优劣,因而更加肯定理想的家庭应仍为小型化的家庭,但下一代则应有双性,即同时有一子一女才较为平衡。 三、“双性同体”与中学生心理学和教育学 胡江霞《论“因性施教”及其实施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5期,页103-109)一文认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性别教育应包括在教育目标之内,这里就有一个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的问题。首先,男女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客观差异,这是不容否认和忽视的,因此反对无性别之分的“平等”教育或随心所欲的“性别”教育。其次,男女的区别并非是绝然不同的,重视性别差异不等于说要人为地加剧两性之间的不同。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从个性角度来讲,应体现为男性以阳刚为主,刚中有柔,而女性则以阴柔为主,柔中见刚;从知识能力的发展来讲应强调男女共进,取长补短,既具有性别特色,又能优化整体心理水平。这样,健康的性别心理就应该是:一个个体既具有男女之共性,也具有男女之个性,既可以摆脱性别角色标志的束缚,又不失自己的性别本色,“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因性施教”也就是要本着这种目标来进行。这就是说,人类期待和崇尚的理想人格特质、人物形象及行为方式,应是男女两性的共同追求,完整的人格应是“男女双性化”的人格,但这种“双性化”首先是建立在对自己生物性别及心理性别特质的认同与内化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关树文《蒙汉回藏中学生性度取向的跨文化研究》(《内蒙古师大学报》1997年2期,页37-42)一文,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对呼和浩特地区蒙汉回藏中学生238人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学生中存在四种性度取向类型,表明性度取向类型具有跨文化普遍性;其中双性化取向者占1/3左右,表明在现代化建设中他们的性别角色观念变化较大。 陈建强《独生子的人格双性化》(《当代青年研究》1995年4期)一文指出,随我国社会变革、经济腾飞,我国教育、心理学界指出,“实际生活中,有不少男女已冲破了陈旧的性别行为差异的框框,显示一代新女性和新男性的特点”,并预测“未来的男性和女性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别不会消失,但差别不会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接近,具有双性化人格特质的人会越来越多。”多项调查报告表明,上海地区独生子(10至14岁)在性别化过程中,选择了“双性化人格”的性别角色价值取向,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刚柔兼济型人格的性别角色期待,独生子女的人格双性化已成为青少年性别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文章认为,“传统的绝对化的性别角色是不尽理想的,”一个适应能力良好的人,应该拥有刚柔兼济的双性化人格特征,即男性要具有部分女性人格特质,女性也应具有部分男性人格特质。“在时代的召唤下,这种积极、有利于社会和个人潜能发挥的性别角色行为新模式、人格新组合,将应运而生。 四、“双性同体”与大学生心理学和教育学 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4期)一文,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319名男女大学生的性别特质进行了调查,男同学中男性化取向的有58人,占男同学的32.3%,女同学女性化取向的有106人,占女同学的69.6%。这个结果表明,目前在大学生中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对他们的性度取向仍起重要作用,其中女同学的性别角色刻板化尤为明显,占有比例7/10,而男同学占不足1/3,这说明传统观念对女同学的影响更为深远。男同学中女性化取向的有54人,占男同学的37.2%;女同学男性化取向的有16人,占女同学的12.2%。结果表明,在我国大学生中存在性别角色互补倾向。男同学双性化的人数有37人,占男同学人数的23.1%,女同学双性化的人数有29人,占女同学人数的15.4%,男生多于女生。未分化取向的大学生仅19人,占被调查总体的5.95%,其中,男生15人占男同学人数的9.3%,女生4人占女同学人数的2.5%,未分化取向比例男生高于女生。调查研究结果证明,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者最优,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优秀大学生的代表,表现安祥沉着、充满自信;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有良好的自律性与踏实肯干的个性品质。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次之,最差的是未分化者。 郑淑杰《大学生性别图式的初步研究》(参见郑淑杰《社会图式理论评述》,《内蒙古师大学报》1996年2期;郑淑杰《性格图式对蒙汉学生影响的比较研究》,《社会心理研究》1998年3期)一文,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及内蒙古大学学生182名(其中男76名、女106名,文理兼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男女两性在刻板化与双性气质者之间所占比例差异显著,女性的刻板化者(46%)远远多于男性(13%);而双性气质者男性(58%)多于女性(28%)。四种性别图式在男女两性中都存在,但比例不等。男性中双性气质者居多,其余三者比例差异不显著。女性中性别刻板化者居多,双性气质者次之,其余两者最少。拥有不同性别图式者的性别心理发展水平不同。 五、“双性同体”与妇女教育 周乐诗《‘双性同体’的神话思维及其现代意义》文章中指出,把“双性同体”作为妇女社会生存的理想提出,最早发端于英国女性主义文学先驱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经典名作《一间自己的屋子》,不但提出了“女人的男性”,也提出了“男人的女性”。性别角色的调整,是“双性同体”这一概念所关注的问题。按照伍尔夫的解释,即是“一个人一定得女人男性或是男人女性”。这种传统的“双性同体”主张,实际上是通过淡化性别意识,模糊性别差异的界线,而树立起性别平等的概念。意味着一种更高境界的超越性别的角色认同,及两性精神和心理上的文化认同。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则提出她的另一种“双性”:“每个人在自身中找到两性的存在,这种存在依据男女个人,其明显与坚决的程度是多种多样的,既不排除差别也不排除其中一性。”说得明确一些,就是“这种双性并不消灭差别,而是鼓动差别,追求差别,并增大其数量”。西苏认为,传统的“双性”即是中性,亦即无性。而“双性同体”的当代阐释却强调了女性的思想表达和身体经验的关系,强调了女性愿望,女性满足和女性气质的关系。 朱双一《台湾文学中的‘新女性’角色设计》(《台湾研究集刊》1996年1期)的文章中提出,无论是男、女角色的翻转或两性角色的并列,显然都未尽人意。部分女性主义者则提出了所谓“雌雄同体”或“双性人格”的设想。他引用凯若琳G.赫布兰在《双性人格的体认》一文中写到的:“我相信未来的救赎全赖超脱性别的两极化和禁锢,而迈向一个允许自由选择角色和行为模式的世界。……这个理想称为‘双性人格’(androgyny)”,它“指两性之间水乳交融的精神”,这不仅是男女“对待彼此如兄弟姐妹”,而且是更深一层的“自我重新结合两性”;正如戴奥尼色斯那样“呈现自己为男人中的女人或女人中的男人”,在其身上“刚健与柔弱混合,威凛与妩媚并存”。或者说,这种角色设计要求性格的划分与生理性别彻底分手,女性可以涉足原本属于男性的精神领地,而男性角色也可以具有传统的女性风度,男女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从而建立一种兼具两性优点的更完善、和谐的人类。 涂昊《‘花间集’中的月亮意象》(《衡阳师专学报》1995年5期)中援引美国思想家赫伯特·马尔库塞所说:“一个自由的社会将是女性的社会,的确,只有男性或女性单方面成熟或统辖的社会是不完整的畸形的社会,有无法摆脱的落后性和局限性。……女性意识的确立、发展对人类的完善化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西方女性批评主义代表卡珞琳·赫贝兰在其《朝向雌雄同体的认识》一书中也提出了“雌雄同体”的概念,意指性别的特质与两性所表现的人类倾向,本不应强制划分。 王胡瑞《试论妇女解放与人的解放》(《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2期)中指出,第一次西方妇女运动的浪潮给她们带来了选举权、就业权、受教育权等合法权益;“第二次浪潮”妇女得到的只会是更多方面的男女平等。可以断言,未来若干年内妇女解放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水平,因为科技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进一步缩小性别的人格特征差异,性别角色差异不断缩小,性别角色双性化现象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同,从而大大促进了妇女的解放。 申平华、邓薇《女性的世界》(湖南出版社1992年出版)一书提出,双性化的模式已受到我国及发达国家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的普遍欢迎。这些女性不再受传统角色模式的束缚,什么都想追求,什么都想要:丈夫、孩子、同等就业机会、政治权力、经济待遇、专门职业等等。既具有女性的温柔、细腻、体贴他人、喜欢烹调缝纫、爱打扮等女性特征;同时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和竞争意识,追求事业的成功,象男人一样的吃苦耐劳、爱穿牛仔裤和运动等。同时,这些双性化女性也要求男人既具有刚毅,坚定、大度等男子特征,也应有对妻子体贴、顺从等女子特征。与此同时,许多双性化的男子也认为,理想的妻子既应有温柔、贤淑等女子特征,也应有豁达、坚韧等男子的特征。过去男女对立的测量再也不适用于这些人,他们既不是传统家务分工的妻子、母亲,又不是典型的丈夫和父亲,确切地说,他们既是妻子又是丈夫、既是母亲又是父亲,既是“女人”又是“男人”,他们是“双性人”。 万莲子《掇拾‘双性和谐’的文化意义》(《文学自由谈》1995年4期)的文章,用“双性和谐”代替了“双性同体”这一西方化的概念。在作者看来,女性主义文学(包括双性作家的文学创作)作品的最佳境界应该是,宣扬了一种形而上的“双性和谐”文化情调与氛围。当然,在此“和谐”一词已非日常意义上的“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而是带有文化的哲学的意味。此外,“和谐”一词也似比“同体”更切合中国的文化实际。毕竟,男女性别有其自然的区别,双性不可能成为事实上的同体。“同体”一词似乎不能形象地概括哲学意境上的“双性平等”这一文化理想状态。只有承认了差异,才能深深理解和尊重形形色色的人的存在。也就是说,由差别而达到“双性和谐”的境界才是最值得称道的。 六、“双性同体”与文艺作品主人公的心理刻画 “双性同体”也极大激发了作家和诗人的想象力,使之成为刻画主人公心理的重要题材。 廖咸洁《“双性共体”之梦:〈红楼梦〉与〈荒野之狼〉中“双性同体”象征的运用》(台湾《中外文学》1986年4期,页120-147)一文回顾了“双性同体”观念的产生和变化,认为“双性同体”所隐含和透露的讯息是人类对于其生存处境的深刻不满,是男女两性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类觉得自己被支解了,被拆散了,造成人类存在的二元对立状态。这种对立状态使人类性格出现两类相反的倾向:一类是“意识”居于上风时的倾向,如理智、思虑、区别心、支配性、自我肯定性等,称为“阳半”或“暗阳”。另一类则属“潜意识”居上风时的倾向,如情感、直觉、混同心、接受性、整体认同性等,称为“阴半”或“暗阴”。如发展受到障碍而不及时解决,则对个体化过程造成严重干扰。但“自我”若能及时面对阴影,则不但能解除阴影压力,且能透过阴影之助,回到“双性兼美,万物共存”的原始潜意识中,实现“双性同体”的“真我”。 文章具体以中外两部小说为例。分析《红楼梦》中主人公宝玉的性别人格内涵及其困境的根源和内在的追求,认为女人的世界代表的是潜意识,主宰的意识模式是“暗喻性阴柔”;男人的世界代表的是意识,主宰的意识模式是“暗喻性阳刚”。宝玉因对寻找原始潜意识过分依恋,而至缺乏个体化意识。他沉溺于女人的世界,排斥男人的世界。因为在他眼里,男人的世界就是贾政所代表的“恐怖父亲”的世界,这正是宝玉的悲剧所在。宝玉的生存意向是退却式的,是拒绝成长的。同时,外部世界的丑恶使得宝玉无法完成从女儿国向男人国、由孩童向成人、由女性向男性倾向的转化。他变得无家可归,精神上自我放逐,人格、本质、身份无所确定,只有远离世界,脱离尘缘,进入“太虚幻境”。 作者又以20世纪德国现代小说家赫曼、赫塞的名著《荒野之狼》为例。书中主人公哈利是一个年近五十,新教徒中产阶级的知识份子,对自己出身的社会及其伦理观感到不满与怀疑。这是一种双重的冲突:一是布尔乔亚伦理的僵化倾向与追求真我的欲望二者间的对立;二是追求真我过程中精神面与感官面的对立。这种双重的挣扎使哈利在形体与精神两方面都颠沛困顿,流离失所。在这个自我放逐的过程里,哈利将自己比作一只“荒野之狼”。这种保守与创新的对立”,“精神”与“肉体”或“理性”与“本能”的对立,也就是“暗阳”与“暗阴”的对立,使哈利四处流浪,不得安身之所。就在他日惭丧失生活意志,甚至考虑以自杀一了百了之时,他遇见了赫敏娜,一个美丽而善体人意的妓女。她以睿智的言行,特别是以“双性同体”的特质,最终将哈利度出布尔乔亚之苦海,度入双性兼美的原始无意识状态。 艾晓明《雌雄同体:性与类之想象:关于董启章的〈双身〉及其它小说》(《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3期,页50-57)一文认为,雌雄同体的一部现代小说经典是弗吉尼·伍尔芙发表于1928年的小说《奥兰朵》(Orlando),尝试写出一个人可以有多重自我,性别可以转换,表达了一种自在欢喜,自足自立的雌雄同体的理想境界。 作者又对香港作家董启章的两部小说进行了深刻论述。第一部是探讨“双性同体”的小说《安卓珍尼》(获1994年《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中篇首奖),描写一位女学者,到偏僻的山上独居,寻找叫作安卓珍尼的动物,这动物是一种蜥蜴,单性,全雌性品种,雄性间进行假性交配而繁殖(安卓珍尼即英文androgyny,雌雄同体)。这个女人和丈夫的关系有同题,她不能安于做一个给男人传宗接代的容器。在山上,她于孤独中隐然感到,仍需求助于男人。这时有一个园丁帮助了她,也使她落入男人欲望的压服下。后来,男人为她捕来了安卓珍尼,这东西目睹了两个异性人物之间一场场挑战与征服。“他一边蹂躏我的身体,我一边絮絮不休地折磨他的精神;他把精液灌进我的体内,我便把说话灌进他的耳朵。”单性的安卓珍尼仿佛是存在于女主角心目中的一种理想:不假异性,无涉它求,独立地繁衍生命。这样岂不是一劳永逸地摆脱了“在阴道内进行的真正的战争”? 《双身》(获得17届联合报文学奖长篇小说特别奖作品)与《安卓珍尼》不同,作品不是写一个女性寻找单性的自足体,而是写一个男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女人,他的生命被时间划分为两半,既拥有前半生作为男子的记忆,又面对现在的女子身体,如何认同自己的新的性别身份,如何与过去的亲人、朋友调整关系及相处的过程。这些都围绕一个性别认同的问题。它是一个失去了男身,而还不愿意接受女体的人物的回忆,因此,这些回忆带有寻找过去自己身上双性成分的含义。 刘介民《苍茫世界的求索:〈沉默之岛〉之秘藏与“雌雄同体”的象征》(《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3期,页118-123)一文,对台湾苏伟贞的《沉默之岛》(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94年11月出版)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认为小说的大胆突破精神是试图推翻传统的“女性典范”,展现异性恋者、同性恋者和雌雄同体的性爱实验。《沉默之岛》的文体理念主要表现在1、反正统、反单一,追求交杂。包容身体器官和性的自由,探讨双性之美、男女皆非、忽男忽女,两性交杂的最佳象征。2、逾越传统的意识形态,男女性别反转倒置,雌雄同体为时尚,将一切秩序关系相对比,具有颠覆性。3、不断更新的不确定性,表现在性别的不确定性,男女性别不断变化,追求“雌雄同体”男女特质的兼美,挣脱两性刻板的角色,不断游离于两性之间。 涂昊《‘花间集’中的月亮意象》(《衡阳师专学报》1995年5期)中提出,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知其雄,守其雌”的说法。在神话、宗教、哲学和文学中,“双性人格”应该是种完美的美学特质,每个人的心理都是阴阳合一的,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这两个方面,就不具备健全的人格。例如在中国晚唐五代的社会风尚中,士大夫自身的“女性原则”被极大地唤醒和激发了,他们为女人代言,模仿女人的心态写词。而和女人有特殊联系的月亮自然地大量出现在花间词中。花间词人所描写的月亮意象,蕴含着“双性人格”,体现了一种特别的美学特质—男人身上的女人原则,并显示了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胡元翎《论朱淑真诗词的女性特色》(《文学遗产》1998年2期,页71-81)一文提出,公认为女性化的艳科小词,以写女性、写情爱、写绮粉香罗为正宗,但“词乃透过表面所写的美女与爱情的内容,竟居然尚具有一种可以供人们去吟味和深求的幽微的意蕴和情致。”而此“意蕴”和“情致”的来源即在于“男性以女性口吻进行女性叙写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双性人格’,此‘双性人格’遂导致意念的多重表达,从而产生感发意兴的美感。”而这种是以强调“美感”、“意蕴”而采用写女性的手段,缺少目的的纯粹性,必定造成对女性世界理解的某种隔膜和疏离。所以女人的世界最好是由女人自己去体察、去表现方可更直接、更细致地表现女性的特质。故朱淑真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在表达女性心态以及人们对其女性世界的认识理解方面自有一番优势。李清照也是如此,她身上有着比其他女性较多的男性的超拔,养就了纯属自然之天性。心理学家认为正常人身上都存在着男女两性素质,只有男女气质的合谐相加才富于创造力。李清照秉赋中增加了男性质素,因而她独能如骏马一般摆脱羁绊,千里飞驰,过都历块,不畏艰险。她独能过问政治,臧否人物,发抒己见,无所顾忌,一派雄风。尤其她那具有“神骏”之男性气质,正与“双性特质”相仿,可以引发隽永的美感,但脱去了闺阁气。 梅琼林《世纪末:楚辞学研究方法的当代反思-兼论林河、萧兵、毛庆等人的三种阐释倾向》(《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2期)中指出,屈原性格气质上具有男女双性化特征,这一特征是屈原在许多诗歌中多重矛盾(如“去”与“留”,“生”与“死”等)中犹豫徘徊,进入迷狂状态,情感跌宕起伏、悠久忽飘摇变幻的心理反映;“象征”的艺术创造,则不仅仅限于移情于景和寓情于景的一般诗歌外化表现,而且是屈原自我矛盾心理的独白的直接呈现。这种自我抒情的诗体方式给予了诗人自我表现和自我假定的艺术空间。类似的还如高曼霞《欧阳修、苏轼的双性人格与他们的爱情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1期)的文章,也对中国古代文学家的双性人格作了探讨。 胡全生《“仁”与“智”的撞击—美、法女权主义批评之比较》(《国外文学》1997年1期,页20-26)一文也认为,伍尔夫在《自己的房间》里不仅讨论了妇女成为作家的物质条件,而且也讨论了其心理条件。她认为心灵像身体一样,也有两个性别,心灵的正常和舒适状态是最有益于创作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心灵中的男女性两个方面是“和睦相处的”。她说:“在男人的心灵中,男人管束女人;在女人的心灵中,女人统辖男人。正常和舒适状态存在之时,亦是二者和睦相处、精神互相合作之时。如果一方为男人,心灵的女人部分必须仍有作用;而一个女人也必须与她身上的男人交合。”伍尔夫由此得出结论:伟大的艺术家都有一颗双性同体心灵,莎士比亚、济慈、斯泰因、库伯、柯勒律治皆如此。” 徐岱《论美感的生命形态》(《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5期,页11-19)一文认为:“双性共体”是以刚与柔为其表现形式的大自然“天地之道”的真正体现。在我们的生命里,这个“阴阳之道”主要存在于作为生命之根的性别上。在人类学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雌雄双性体,这个双性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作者列举了几个例证。一是海明威的传记作家库·辛格曾指出:“海明威外观粗鲁健壮而又英勇,颇有男子气概。但内心里他有一种女人的直觉,善感、温情,容易落泪。”从心理分析来看,有“雄狮”之誉的海明威最终自杀身心,同他平时过多表现男子汉气质而压抑了阿尼玛情绪的正常渲泄,最终使内心女性化而变得脆弱不无关系。另一个例子是乔治·桑。初上文坛的乔治·桑虽已是一个二十八岁的妇人,但却“取了一个男人的名字,打扮成男人的模样,在男子中间完全象男子一样生活。”这不仅使她在文坛上独具异彩,更重要的是她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将其阿尼姆斯情绪作了尽性释放。”还如巴尔扎克小说《幻灭》里的男主角吕西安是这样被描写的:“他脸上线条高雅,大有古代艺术品的风味:希腊式的额角和鼻子,女性一般的皮肤白得非常柔和,多情的眼睛蓝得发黑,眼白的鲜嫩不亚于儿童。秀丽的眼睛上面,眉毛仿佛出于中国画家的手笔,粟色的睫毛很长。腮帮上长着一层丝绒般的汗毛,色调正好同生来蜷曲的淡黄头发调和。一口整齐的牙齿衬托出粉红的嘴唇,笑容象凄凉的天使。”与其说这是一位典型的男性肖像,不如说这是一个在阳性气质的底色中描绘出来的阴性形象。显然,正是生命的阴阳二力的“互渗”性和“复合”性,形成了我们审美体验的整个“光谱系列”,使我们的美感享受显得丰富多彩、无穷无尽。 七、“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应用的前景 陈建强《独生子的人格双性化》(《当代青年研究》1995年4期)一文提出,“现在的男孩子怎么了?”这个日趋变热的话题反映着成人世界对独生子人格社会化的担心与不解。人们呼吁要把“男子汉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轨道。但是,当代真正的男子汉应该具备哪些人格特质?比照传统的性别观,现代性别观已经发生了什么变化?现代意义上的男性人格已经出现了怎样的重组?诚如当年独生子女作为社会问题突如其来一样,今天人们对独生子性别角色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同样表现出思想不足。在一些独生子身上,性别角色的软性化,异性人格过度的现象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性格类型的软性化,心目中男性形象的软性化,以及课余生活取向的软性化。这种软性化偏离了人格双性化健康轨道,形成于“超级温暖”的家庭氛围和柔弱化的社会环境。针对独生子性别角色软性化的倾向,文章提出首先要强化新男性角色意识。导引独生子欢愉地接纳健康的双性化人格角色,按自己的性别和条件,去追求塑造符合刚柔兼济美的外表形象,由追求外表美到追求气质美、性格美。其次,为他们提供男性美的典型。父亲应当意识到自己就是独生子模仿的性角色美的典型。还可以引导独生子从大众媒体中去欣赏、模仿那些刚毅、宽厚、潇洒、热情、坚韧的男性典型形象。第三,引导独生子选择恰当的文体活动。让独生子在田径训练、球场驰聘、武术挥打中,领悟到什么是竞争和勇敢,如何潇洒地对待胜负,乐观地对待失败,继续自信地拼搏。第四,提供条件,加强日常生活的磨炼。男性气质中的豁达、刚毅、沉着、善断、有责任感,绝非在过度照顾中获得,必须在自理生活、文化学习的艰苦攀登中,在人际交往的理解误会中,在偶发事件的磨炼考验中去习得、去养成。 申平华、邓薇《女性的世界》一书认为,“双性同体”理想有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难点。首先,双性化是个较难实现的新人类模式,因为一个人很难具备男女两性心理行为的各种优点。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曼内斯曾经对双性化妇女无法协调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冲突做过这样的评论:“没有人会反对妇女成为优秀的作家、雕塑家或遗传学家,假使她同时能够做个好妻子、好母亲,相貌好、脾气好、衣着好、修饰好,而且一点也不咄咄逼人的话。”双性化的女性一般都会感到严重的角色紧张或冲突,因为她们一方面要继续承担传统的“家庭角色”,即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扮演新的“社会角色”,即在社会生活中做一个合格的职工,公民。她们肩上的担子不是减轻了,而是双倍地沉重了。其次,男女双性化所要求的许多特征有时似乎是相互抵触的。譬如,要具有男女双性化的气质,人们必须既要坚强,具有支配力(即所谓男性的特征),又必须具有羞涩、谈吐柔和的特征(即所谓女性的特征)。很难看到在一个人身上同时体现这一切特征。再次,强调双性化也是以消除传统的男女两性的心理行为差异为目标的,但是,把男女两性塑造的都没有什么差异就是理想的目标吗?这也是值得质疑的。 周乐诗《‘双性同体’的神话思维及其现代意义》(《文艺研究》1996年5期)一文提出,虽然“双性同体”蕴涵了人类追求性别意识真理性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合理因素,但是把这一观念落实放到“男性中心社会”的现实环境中,一下子映现出还是具有较多的理想成分,“雌雄同体是帮助她逃避她自己的痛苦女性、使她能扼杀和压抑其愤怒和抱负的神话。”“双性同体心灵……是理想艺术家的乌托邦投影。”所谓“双性人格”也许是人格完善的终极目标,但在当前现实环境中仍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妇女的不同于男子的心理特征和社会角色尽管有着令人愤慨的历史因由,但既已形成,要在短期内完全消除并不现实。另外,这种十全十美的女性,实际上乃应合了一般人(特别是男人)对女人的期待。因此,有关双性同体的研究和文学作品显得过于理想化或概念化。 结语: 不可否认,事实上的“双性同体”是不可能的,极少数的“双性人”仍被视为生理或心理畸形者,但是“双性同体”关于人类心理和人格模式的思考,实际上触及了一个永恒的难题,这是一切心理学和教育学都力图要寻求答案的基本问题。“双性同体”作为一种心理体验方式,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期待,作为一种完美人格的追求,其意义和价值是值得研究的,是能够为心理学和教育学带来一些启发和领悟的。 收稿日期:2001-03-1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8e9d46628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