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音乐教案 一,教学内容:学唱《红蜻蜓》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歌曲为三四拍,共八小节,短小精炼。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1924年歌曲问世后,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各种形式,流传到其他国家,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基本上都与旋律的起伏结合紧密。第二声部的哼鸣,烘托了宁静而深远的气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2.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3.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 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五.教学难点: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六.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媒体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课堂 2、情境创设 导入:同学们,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这节音乐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动听的音乐。(播放《森林狂想曲》片断) 师: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各种动物的叫声。 生:我仿佛走进了一片田野。„„ 师:说的真好,这鸟歌虫鸣的田间生活也是我向往的童年生活。小时候,我常常有机会 到田间去劳动玩耍,这种经历让我难以忘怀„„走,我带你们去体验体验!(课件播放) 师动情介绍:这是我童年的乐土。看!报春的燕子斜着身子在空中掠过,各色花儿竞相开放,在阳光照耀下是这样娇艳,五彩斑斓的花蝴蝶炫耀着它们艳丽的双翼,在姹紫嫣红中翩翩起舞,还有那穿着绿衣服的蚱蜢,有你们熟悉的蜻蜓„„午后,跨上小篮,约上小伙伴来到桑园采摘那满树的桑果,真是一大乐事!伴随着大雁的飞行,田野里已一片金黄,微风拂过,稻穗不时发出“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满园的橘子、柿子,象一盏盏小灯笼,串串葡萄晶莹透亮„„仔细听,这里有青蛙的合唱,有蝈蝈的音乐会,有时运气好的话还能在田里遇上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诗一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童年的美好的意境中,牢牢抓住学生兴趣。] 3.歌曲教学 过渡: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听!晚风中有传来了一阵优美的旋律—— (1)、初听《红蜻蜓》伴奏 问题:它描写了什么?给了你怎么样的感受? (2)、读歌词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到底想表现什么?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歌词。 (3)、范唱: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走进作者的美好童年,听我来唱一唱。(师钢琴伴奏并范唱) 问题:你觉得作者的童年生活美好吗?它适合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 生回答。 (4)、学唱 A.跟琴唱第一段,认识换气记号 师:老师要考考你们,这么一大段歌词,你觉得在那里换气比较合适?怎样来换? [设计意图:把问题抛给学生,同时把自主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去思考体验,找到换气的地方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B.跟琴唱第一段,认一认渐强渐弱记号 师:请大家再来唱一唱第一段,并跟我划一划旋律线。 问题:这样的旋律线像什么?(生回答) 师:大家能不能根据旋律的高低唱出强弱变化呢? C.自学第二段、第三段齐唱全曲 师:给你们半分钟时间,请你练唱一下第二段歌词。 师:能马上把第三段歌词唱一唱吗? D.对比体验快速演唱 师:由于这首歌曲的广泛传唱,如今它已有许多版本,让我们来唱一唱这个速度的版本,给你们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播放快速伴奏) 问题:它的什么变了?所以情绪变得怎样了? E、二声部合唱 过渡:这首歌曲的旋律出自一位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只小小的红蜻蜓,因此想到了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想来听一听用日语演唱的这首歌吗? (1)、欣赏日语演唱的合唱曲《红蜻蜓》 问题:它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对比合唱与齐唱——合唱比齐唱效果更丰富、饱满、有变化 (2)、出示合唱谱,教师范唱 师:仔细听一听,老师弹的是哪个声部?唱的是哪个声部?(教师钢琴伴奏第一声部,范唱第二声部) (3)、学唱二声部:用“lu”跟琴哼唱二声部 (4)、小合作 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演唱不同声部,体会合唱效果。→交换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 (5).表现歌曲:为每一段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比如:齐唱+领唱+合唱) 4.小结: 师:唱得真棒!一节课真是太短暂了,我们的童年也是一去不复返。愿大家走进大自然,让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 播放FLASH《晚霞中的红蜻蜓》,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9cc021414791711cc7917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