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等佛教思想下的思过体现

时间:2022-10-22 16:10: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禅宗等佛教思想熏陶下的思过体现



古代的文人墨客,多喜好反思对错,通过思过,明白诸法虚妄,永息恶业,修行诸善。佛教中的“思过”包含着两层意思:“忏其前愆”和“悔其后过”以前所造的过错要忏悔,同样的错误以后不再犯。佛教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性是虚无,所谓万物自性本空,而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都被遮蔽掩盖,而人们欲是寻求事物本质,却也是虚妄一场空。因此思过的“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本是原始佛法所没有的,而大乘佛法规定信徒皈依佛门之前首先必须思过罪业。佛教为令众生远离苦海而设了戒定慧三学,众生只要依三学修行,就能够改邪归正、远恶从善、离苦得乐。佛教思过能消除罪业思想的传播,直接促成了思过传统的确立与发展。

思过与戒律有关。佛教中的禅宗从性与相两面将戒律分为有相戒与无相戒两类,而在《六祖坛经》中,禅宗相应地将思过分为有相思过和无相思过两类。佛教思过的种类很多,以禅宗的无相思过最具代表性。所谓有相思过顾名思义就是能预见性错误的思过。有相思过也叫做“事忏”或“作法忏” 。修行这种思过的人比较愚钝,违背戒律后,不知罪性本空、罪福无主,只能按照戒律的具体规定 (事) 来思过,所以叫做事忏;由于这种思过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方法和次第(法) 来进行,所以又叫做作法忏。但无论事或法都是思过中的相,故实即有相思过; 所谓无相思过即无预见性的错误自觉的思过。无相思过又叫“理忏”或者“无生忏”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深观妄想本空、罪福无主、不可执著而舍罪。这种思过的核心是观空。观空则无相,故称为无相思过。无相思过不是有相思过之外的另一种思过方式,它实际上是比有相思过更加根本和彻底、能直接忏除各种罪过的根本根源即妄心的思过。有相思过与无相思过不分出家在家,“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恶、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亦应恭敬礼 拜供养,悔所作恶”也就是说,众生无论想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安静、幸福、 富足或者安乐,都需要思过。

在此过程中,“自悟”是主要的思过方式。佛教强调心灵在整个行为动作因果过程中的第一性,思过者要体会到罪为因缘生而灭法,缘而生,所以也可以从缘而灭,对“罪性本空”进行认识,从而达成彻底的思过,此为从有相思过到无相思过的过程。正是因为通过“无相


思过”与“罪性本空” 所以中国佛教思过表现出重视智慧观照的特色。一切思过的实践不仅来自心灵的自省,还必须由智慧的感悟,才能达到灭罪清净的目的。因为儒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重视现实利益的强大影响,国人在宗教方面也表现出了追求现实利益的愿望。

古代经历仕途失意和理想破坏的士子们,通常会选择皈依佛门,远离俗世,表现出消极无为的生活态度。不过很多文人以禅为诗文,达到相当的艺术高度。比如,隋唐时期佛教禅宗思想兴盛,禅理经常被诗人们用于作诗。清代姚鼐对禅宗与唐诗之间的关系做过评价,说:“盛唐人诗固无体不妙,而尤以五言为最。此体中又以王、孟为最,以禅家妙语论诗者,正在此耳。从诗的内容来看,无论是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还是孟浩然的“看取莲花净,应取不染心”都包含了由仕途失意和理想破灭而产生的懊恼悔恨,到接受禅宗的无相思过,从而到达“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法”的“空”的境界。再如,南唐后主李煜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思过思想既影响其人生,也渗透到了他的文学创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后主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李后主流传千古的诗词《浪淘沙》和《虞美人》 ,每一句都承担者对国家百姓的耻辱与灾难的思过,每一句都连着人间普遍的命运难以掌握的哀伤,这种罪感意识所达到的境界非常难得。

伟大的思过录《红楼梦》更是渗透了佛教的思过思想。“悟”空”或“梦”三个字都可以概括《红楼梦》的主题。曹雪芹更是通过塑造贾宝玉这一罪感形象来体现他的思过主旨, “我们生来已陷溺在贪、嗔、痴、爱中,犹如泥沼一般,怎么才能跳出这尘埃?如今才晓得‘浮生若梦’诸如此类的对禅理的体悟 在书中俯拾皆是,《红楼梦》最终以贾宝玉出家,“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作结,也是对佛教思过思想的终极实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ab199abaf45b307e971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