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也会放风筝》说课稿 《花儿也会放风筝》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本单元进行说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的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花儿也会放风筝》是一首情趣盎然的儿童诗,作者用儿童的语气,描写了一幅有趣的场面:孩子们快乐的放风筝,花丛中同样的放飞着许多小小的风筝——那就是同样快乐的一只只:“彩翅膀的蝴蝶和长尾巴的蜻蜓”。全诗以生动、活泼的语言,通过孩子们、风筝、花、蝴蝶、蜻蜓,描绘出一派生机盎然的“闹春图”,呈现出一幅表现大自然和谐统一,人和其他小生灵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美丽画面。根据新课改理念和班级学生实际我给这可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会用9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体验人与自然界中小生灵的密切和睦关系,进一步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小生灵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经验体验人与自然界中小生灵的密切和睦关系,进一步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小生灵的意识。 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谐统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然学生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 (一) 抓住课题,启发质疑 1、 出示春天美景和小朋友放风筝的画面。 2、 让学生说说看了课题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这样先创设情景,激发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课题入手,鼓励学生质疑,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迅速进入最正确学习状态,整体探寻课文内容。 (二)以读为主,人文合一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步感知课文,利用各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为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铺路架桥。 2、细读课文,主动探究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交流讨论提出的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只有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研读课文,共享成果 (1) 细读第一小节,感受快乐。 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诗句,用心体会感悟,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中心的极好方法。 (2) 精读2~4小节,展开想象。 阅读想象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思维、想像的空间,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像,有助于提炼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想象水平和阅读质量。 (四)培养语感,积淀情感 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使学生真正进入到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中;而老师带头背诵,那么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有助于学生语言和情感的积淀。 (五)拓展延伸 放手让学生写心中所思,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阅读质量,同时为学生创造与文本再次“亲近”和倾诉心里话的时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aecbff8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