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的就业感想与建议 08社会工作 08206026 李洁雯 社会工作是由政府或民间组织提供的一种规范化的、专业的服务,它也因此而被纳入现代社会的制度系统中,成为贯彻政府的福利政策、确保社会稳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制度。社会工作可以在福利保障、医疗卫生、教育辅导、司法矫治、残障康复、社区建设、公益类民间组织和家庭生活等众多领域广泛开展。社工并不等于义工。他们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需要资格的考评。此外,义工是义务帮助他人,社工是以服务社会而“谋生”的人。在香港,截至06年9月香港注册社工已达12970人。社会工作人员不是政府的公务员,但是他们的地位和收入并不比公务员低,有着良好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在北京市,根据《社会建设发展纲要》,在社区就业的社会工作者,将保证年薪3.4万左右。 目前,民政系统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约有45.3万人,平均每人要为1000名重点民政对象提供服务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急需社工队伍的补充。有一些基金会筹募的捐款,因为缺乏有执行力的基层组织而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形成资源浪费。现有从业人员的总体学历水平较低,70%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社会组织工作领域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如能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向该领域发展,这样既能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压力,又能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健康发展和提升服务水平。 社会工作专业就业方向:研究机构、公务员、新闻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教师等等 。就业面还是比较广,虽然名字听起来像“冷门专业”,但是就业还是可以的。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类人才将具有广阔前景。就业方向主要在:一是民政系统;二是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体团组织;三是学校,司法部门,卫生组织;四是NGO,NPO等非政府,非赢利组织及民间组织;五是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六是儿童、老年等福利机构,心理咨询机构;七是其他各种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团体。因此我建议:一,构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给予社会组织在法律登记、税收等方面更多便利与政策倾斜,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在社工的工作待遇与社会保障方面完善相应法规。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建设,分阶梯地实行人员培训与资格认证。二,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投入机制。按照政府转变职能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对政府分离出的或新增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凡可委托社会组织承担的,通过政府采购等法定方式,向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购买,预算单位在年度预算中申报购买服务项目预算,财政部门审核安排。三,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向社会组织方向转变。目前的就业市场并没有饱和,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可以与学校一起对大学生进行有关社会工作的知识普及与就业辅导和培训,并组织运作正规的社会组织开展招聘会等见面活动。四,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社会组织信息披露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和公众投诉制度,健全社会组织评估机制和诚信制度,形成对社会组织的有效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完善内部制衡和约束机制,建立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开展自律与诚信建设,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披露、服务承诺等管理制度。提升社会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 总之,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现代社会服务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在全球经济危机和国内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鼓励引导更多高素质大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能缓解就业压力,让他们取得合理收入和职业发展的满足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树立服务社会的良好价值观。同时此举也能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知识水平,走上更加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促进社区安定和谐;也利于政府部门逐渐改变职能,与社会组织良性互动,面向基层疏导社会矛盾,更有效地使用配套资金和资源。可谓一举多得。危机也是机遇,此举能进一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及社会的更和谐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c05fb06b52acfc789ebc9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