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课题 5.童 趣 主备人 集体 教学目标 定教 1、积累文言词语,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体会文中的童趣同时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总课时 3、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 2 1、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难点 2、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中考考点 积累文言词语 分工备课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这种想象和做法很有意思吧。 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二、明确学习方法 1、学习文言文的意义与方法: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内容、情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三、作品,作者简介 (强调文学常识识记要点:名、时、地、评、作、字、号) 课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趣事》。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四、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童稚(zhì) 藐(miǎo)小 项为之强(jiáng) 鹤唳学生活动 聆听 理解 朗读 识记 听录音 个性补教 (lì)云端 怡(yí)然称快 凹(āo)凸(tū) 土砾(lì) 朗读 壑(hè) 庞(pá)然大物 虾(há)蟆(ma) 五、朗读,翻译,积累字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句子的节奏。 合作 2、放声朗读,读出节奏。 翻译 3、仔细揣摩课文内容,试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搞不清的积累 小组讨论,合作解决。 识记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 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2)故时有物外之趣。(故,所以) (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暗自、暗暗地)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5)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6)果如鹤唳云端。(唳,鸟鸣。) (7)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丘,山丘。壑,山沟。) (8)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抽打。) (9)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之,的。其,它的。指“藐 小之物”。) (10)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于,在。) (1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之,指蚊子。) (12)徐喷以烟。(以,用。) (13)使之冲烟而飞鸣。(之,蚊子。) (14)蹲其身,使与台齐。(其,自己。) (15)以草为林。(以,把。) (16神游其中。(其中,这里面。指想像中的境界。) (17)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被。) (18)驱之别院。(之,它。指癞蛤蟆。) 4,一词多义: 观:昂首观之(看);作青云白鹤观(景象、景观) 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神:定神细观(精神、注意力);神游其中(感受、想象) 之:见藐小之物(的,结构助词);昂首观之(指“夏蚊”, 代词) 以: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把) 为:项为之强(因为);以丛草为林(当作);舌一吐而二 虫尽为所吞(被) 朗读 翻译方法:(1)加字法 翻译 (2)换字法 思考 第二课时 归纳 1、朗读课文,读出节奏。 2、翻译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内容探究: (1)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物外之趣。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观蚊成鹤:怡然称快 神游山林:怡然自得 鞭逐虾蟆:大快人心 (3)“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将“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都已经把癞虾蟆捉在手了,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 (4)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通过仔细的观察,丰富的想像,赋予自然景物新的形象,从中得到了“物外之趣”。 (5)这几件事中的童真童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①把小的联想想象成大的。观蚊成鹤;神游山林 ②把丑的联想想象成美的。观蚊成鹤 ③把益虫想象成坏人。鞭逐虾蟆 4、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 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展示一下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5、小结: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多读多积累,这样你会发现它并不难学。 6、作业:(1)背诵课文 (2)把一词多义的词语抄写一遍。 板书设计: 观察 藐小微物 物外之趣 观蚊成鹤 神游山林 想像、联想 鞭逐虾蟆 教学后记 讲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cf13c63df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