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成绩差的同学玩”并非毫无道理 王营 不少家长会给孩子这样的“忠告”:别和成绩差的同学玩,不然成绩会下滑的,要多跟好学生一起玩。他们不仅会出面阻止孩子与成绩差的同学交往,也希望老师尽量安排自己的孩子和成绩好的同学做同桌。(2016、11、25人民网) 如何指导孩子交朋友,这是新时期家长必须面对的课题。家长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和成绩差的同学玩,说明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值较高,他们希望自己孩子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朋友,可以从他们身上吸收正能量,促进孩子学业进步,家长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成绩差的孩子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孩子都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朋友,那么成绩差的孩子就交不到朋友了,家长的这一想法反映了他们在指导孩子交友问题上的认识偏差。 对于如何交朋友,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论述。两千多年前,在《论语》中,孔子就提了出交友的三条标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意思是说,对人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正直诚实、宽容大度、见多识广;对人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讲歪门邪道,善于谄媚奉承,喜欢花言巧语。《孟子》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孔子和孟子都认为结交朋友,最重要的是重视对方的品德。孔子认为,结交正直的朋友,能帮助你成就仁德;诚信的朋友是你的依靠;见闻广博的朋友,能够与你一起讨论学问,帮助你获取知识和智慧,因此同这些人交朋友是有益的。孟子说得更明确,交朋友要重视对方的品德,也应注意自身的交友心态,不倚仗年龄大,不倚仗地位高,不倚仗兄弟的势力去交朋友。 依据这样的交友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别和成绩差的同学玩”并非毫无道理。在孔子提出的三条“益友”标准中,成绩差的同学可以归入学问不高、孤陋寡闻一类。与这样的孩子交朋友,确实从学业提高的角度看,并没有多少益处。但是孔子和孟子还告诉我们,结交朋友最重要是看对方的品德,并且孔子还将“友直、友谅”这些德行表现放在第一位和第二位,将“友多闻”放到了第三位,这说明结交品德高尚的朋友应是择友的第一标准。 成绩差的孩子,并非什么都差,他们可能乐于助人,当同学有危难时,他们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可能正直无私,能在关键时刻主持正义;他们还可能善解人意、能说会道,三言两语就能驱散人心中的乌云,给人带来快乐……还是一些学生,尽管文化课成绩不好,但体育成绩出类拔萃,有些学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分。与这些同学交朋友,不仅可以让孩子吸收做人的正能量,获得品德上的进步,而且还能弥补孩子某些方面的不足。 当然,成绩差的孩子有的可能品行也差,如经常打架斗殴、欺负弱小等,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理应让孩子远离他们。话又说回来,成绩好的孩子也可能品行不端,因此家长在指导孩子交友时,还是应当学一学古人的智慧,不挟长,不挟贵,不以成绩的好坏作为孩子交友的第一标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d00bf6586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