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从生活的角度解决数学问题

时间:2023-04-09 07:39: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随笔:从生活的角度解决数学问题



教育随笔从生活的角度解决数学问题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难点,是教学中的重头戏。教师也千方百计地想到各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分析题意,理清思路。可是每当部分学生接触到此类问题时,仍然会谈题色变、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如何改变应用题教学的现状?我觉得除了画图等一些有效的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应从大处着手,将问题解决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还应用题以其本来的面目。 例如,“洗衣机厂生产一批洗衣机,计划25天完成,若每天多生产35台,24天能超额完成60台,求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台?”学生的思维往往游离于“计划”与“实际”两者之间,能准确地把握此题的突破口,并且学生已习惯于解决“计划总数与实际总数相等”的问题,对于题中突然出现的“超额60台”不知如何处理,这时,教师应及时把学生从思维的漩涡中解救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因此,读题之后,我引导学生撇开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放眼生活,联系实际想一想这道题是在叙述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并且越简略越好。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交流着: 1:“一批洗衣机,计划25天完成,实际由于每天多生产了,所以24天就完成了,并且还超额了60台。 师鼓励:与题目的叙述有些相似,把语言再生活化一点就好了。 2:“计划生产一批洗衣机,由于实际每天多生产了,所以除了提前1天完成,还超额了。” 师:有点“生活” 的味道了,能再简略些吗? 3“生产洗衣机,实际比计划超额了。 师:很好,一语道出了这道题的本质!你们能依此来列出等量关系吗?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起了手,脱口而出:“实际生产的—计划生产的=超额的。” 此时,在学生的心里,思路已经非常明确了,这也正是本文所叙述的“从大处着手”。 接下来,就是把这一思维“细化”。 学生凭经验很容易想到:“实际生产的台数=实际每天生产的台数×实际的天数”、“计划生产的台数=计划每天生产的台数×计划的天数”,也就是只要从题中找到或是表示出这几个量,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因此,在之后的解答中,学生很轻松的列出了方程:“(x+35)×24-25x=60”正确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由此题我想到了,在平时稍复杂的应用题的教学中,学生的不理解,尤其是找不到等量关系,实质是因为分析方式的错误,即先抓住条件,从条件寻求问题的出路。我们何不先找到问题的生活原型,在简单的叙述中确定解题方向(思路),再从题中找到条件来解决问题呢? “联系生活,从大处入手,确定思路; 细化思维,找对应条件,解决问题。” 这是我在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些粗浅尝试和想法,望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期待与你共同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d9bf35114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