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最苦与最乐》课文全解

时间:2023-03-18 15:32:2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7年级语文下册-打印版

《最苦与最乐》课文全解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qì:用刀子刻;证明买卖、租赁、抵押等关系的凭据;符合。本文取第二种意思。 失意:不得志。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悲天悯mǐn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二、相关背景: 关于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自幼聪颖,四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九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1890年,他十七岁时拜康有为为师,从康学习四年,受康有为的影响,开始探索挽救祖国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18946月,他随康有为入京参加会试。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次年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年七月,宣传变法维新的第一个刊物《中外纪闻》在京创刊,梁启超是主要撰稿人。八月,维新团体“强学会”成立,梁任书记,成为康有为进行维新活动的得力助手。

1898611日至921日共103天的“百日维新”期间,梁启超作为维新主帅康有为最重要的助手,做了大量的工作。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和康有为组织保皇会,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杂志。在1898年至1903年五年之间,梁


7年级语文下册-打印版

启超在以上刊物上共发表80多篇文章和专著,多方面地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和思想,猛烈地抨击了清王朝的腐朽黑暗,深刻地批判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理道德,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时期,是梁启超思想发展最闪光的时期。

1903年后,梁启超在政治上走上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反动道路。从提倡民权,鼓吹“破坏主义”,到坚持保皇,主张“与革党死战”,在论战中,梁启超是以保皇派的挂帅人物登场的。辛亥革命后,他又组织“进步党”,为袁世凯效劳。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他认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便积极策划并参与了倒袁活动,加速了袁氏洪宪帝制的失败。1916年后,他又投靠北洋军阀段祺瑞,鼓吹走立宪道路,曾任段内阁的财政总长。后三个月便去职,从此结束了政治生涯。

此后的十多年,梁启超主要从事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先后在清华、南开等大学任教,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他在哲学、佛学、史学、政治经济学、先秦诸子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是近百年间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这是人生最爱探讨的问题。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提出: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而责任完了,自然是最快乐的事。我们在用心感悟这一人生哲理之时,必须熟读课文,明确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论据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得出怎样的结论。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5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3,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45,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三、写作方法

⑴语言流畅,既凝重又轻灵,既流畅又简洁。 ⑵运用了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

⑶写作借鉴:议论文语言的凝重简洁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四、问题探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f2522046b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