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 说课稿

时间:2023-12-05 11:04: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包身工》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是(谁)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包身工》对于本次说课,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分别是: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二、说学生(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特点风格);三、说教法;四、说教学过程。以下我将做具体介绍。 一、说教材

《包身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是作者夏衍于1935写成,1936年发表的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报告文学。是我国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作者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详细地占有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之上写成的。他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大、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同时告诉人们,包身工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下,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对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材内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三维课程目标:在知识和技能上,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上,要引导学生掌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并学会据此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的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教学重难点在于,思考包身工的来源和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为2课时。 二、说学生

现代社会的学生与文中人物所处时代的隔膜,彼此生活境遇,体验的迥异,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使得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产生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心灵的“介入”。要让学生从现实再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去感受残酷这本身就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有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是否能从中受到感染。 三、说教法

真正要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根据本文特点,我将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教学,分别是:搜集资料法;讲读法;问题启发法。指导学生把语文学习


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并以社会的文化土壤滋润基础教育语文之树。让同学们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投入关注,增强了对社会的认识,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对于本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五个环节,下面作具体介绍: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这篇文章的导入实则与解题融为一体,我将以解释文题“包身工”这一名词为开端,具体阐述包身工的含义和本质,明确包身工实质为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明确本文就是作者在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详细地占有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之上写成的一篇关于包身工的实际生活和遭遇的一篇课文,由此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第二环节~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明确本文的写作背景是,在中国社会的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1932“一 二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个时期。通过背景的介绍揭示包身工制度存在的原因。为更好地理解文章提供基础。接着对作者进行介绍,说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和目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知人论世,通过了解作者进而理解课文。接下来对报告文学这一文学体裁进行介绍,掌握相关体裁常识。

第三环节~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要求学生整体诵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标出文章段落数。第二个步骤就是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时理清文章结构,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总结层次主要内容。在诵读完成以后我会请1~2位同学起来回答并评点指正。这一步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文章框架,了解作者行文思路,做到初步感知。

第四环节~文本研习、深入探究。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探究文章内容主旨。这一步骤我将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的形式对文章所写相关内容以及由内容反映出来的主旨进行讲述。比如我具体设计了如下几个内容,第一,请同学们结合原文思考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再现了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的第二,包身工们过着这种猪狗不如的生活,在她们的辛苦劳作之下,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带工老板、日本资本家)他们具体是如何从包身工的身上压榨血汗的呢第三:像“芦柴棒”这样的女孩的遭遇的确很惨,那么,她们是如何沦落到这个地步的第四:,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全貌已经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造成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根源是什么对于“包身工”这一种现象,作者内心激荡的是怎样的情感通过这几个层次分明的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由浅入深的理解,最终做到从内容到主旨的领悟和把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09274b2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