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主要途径1

时间:2022-09-26 00:03: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生读者心理健康教育及其主要途径

吴风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高校将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理论,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学会对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体、智能、情感、意志、个性、行为等发展到更佳状态所进行的全部实践活动。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它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理论教育和高校德育实践教育得以整合与实现的基础与桥梁,只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了高校德育内容的完整性,才能进一步实现高校德育方法的科学性和效果的有效性。高校德育工作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以思想政治素质为主的整体综合素质。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知识多、能力强、素质高、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在思想道德与知识、能力、生理等要素之间,必须要有一个中介来联结与整合,这就是“心理健康”。如果大学生心理不健康,高校德育和体育、智育等诸方面的目标都将无法整合与实现,更谈不上培养优秀人才。只有大学生心理状态良好,才能有效地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培养品德,提高素质,顺利成长成才。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其全面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民族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道德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的基础,同时对大学生的生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要求,尤其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出现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形势变化,培养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知、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成长为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3、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育与互助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通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懂得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树立起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健康培养方法与技巧,了解非健康心理的调适与处理办法,一方面可以做到“知己”,并用所学知识有意识地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时时处处事事培养自身的个性心理品质,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其优势与效果是任何外在机构或他人都无法取代的。另一方面,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是同学,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之间可互相“知彼”,有了同学、朋友、室友之间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互助,既可对已有不健康心理的危害起到干预或减缓作用,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环境,对不健康心理的产生起到预防作用。 二、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浙江大学率先在国内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课。20多年过去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工作机构、队伍、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几年来, 由于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 每个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其咨询的内容非常丰富, 主要包括了学习方面的咨询、生活方面的咨询、人际关系方面的咨询、性格方面的咨询、恋爱及性方面的咨询、择业方面的咨询等方面,解决了学生们多个方面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全国甚至绝大多数省份都还没有相对统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纲和教材;各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式、方法、途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基本上还处于各自为阵状态,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虽然一些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由于高校中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缺少, 个专业心理咨询员往往要面对几百甚至上千的学生, 加之专业心理咨询员并没有直接面对广大学生, 有些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也往往不愿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员, 所以学生有些心理问题并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

因此高校要想更好地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落到实处,仅仅依靠心理辅导员的督导或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具有安全感,能否得到教师、同学的关爱和尊重,能否得到团体的接纳,决定着这个学生的人格能否健全地发展。对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进行积极的应对。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题讲座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做好心理保健。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成长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普及心理保健知识,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愉快地接纳自我,自觉地完善自我。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来抓。国家应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途径、工作环境、工作机构等。各高校应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有相应的课时和师资,暂时还没有能力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可以分时段、分群体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高校各学科教师应普及最基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将其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 2、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打造书香校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是课内的理论宣传和教育是不够的,高校应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来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演讲、征文、情景剧创作演出;也可以组织各种智能训练和创新比赛;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大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有机会自知、自省、自育和互助。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丰富的藏书,积极开展创建“书香校园” 的系列活动, 在学校、班级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校园弥漫书香,让学生身处于一个与阅读息息相关的环境之中。利用学校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让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网络资源,阅读查找资料。除学校图书馆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创建大学生图书角。在学生自发捐赠图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以“流动书角” 的形式丰富大学生图书角的书籍种类。我们还可以设立相应的阅读论坛网站,为学生们的阅读提供交流的平台。

3、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

各高校应当设立心理健康服务室(中心),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咨询,矫正心理障碍等,以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平时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检测,对有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的学生及时进行救助和治疗。也可以在团体情境下对学生提供心理帮助,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团体心理辅导。这是因为团体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方式,心理问题的根源往往是由于不良的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有助于改善人的适应状况。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相似性组成课题小组,通过共同商讨,团体活动训练和引导来解决小组成员共性的心理问题。或者通过成员互动,帮助他们增进其不成熟的偏差态度和行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协调的人际关系,以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发展。

4、利用校园传媒,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2


各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刊、校园广播、视频宣传、宣传橱窗、校园网络等各种传媒,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常识、方法、技巧及有代表性的案例处理过程,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力争做到广播里有人说,刊物上有人写,视频里有人讲,网络上有人看,大学生需要时有人去。

四、摆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终级目标是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它依托于心理学教育学,帮助大学生尽可能地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同时,它对大学生的各种有障碍性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援助、心理支持、心理矫正和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方法的严谨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而更加凸现其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完美的、万能的,它不可能解决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所有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虽然都与心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有些却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才能最终解决,如政治信念和信仰的树立,就这些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实现,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困惑与不解,就要通过相应的文化课和专业课教育来解决,这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桥梁”或“促进剂”

吴风华 ,河南农业大学副研究馆员,管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11569d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