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文 大学美文 学校在郊区,一围矮墙,数行槐柳。千里迢迢地从陕西来到新疆,没有原先想像的“逐草四方,沙漠苍茫”的塞外风光,可是这青山隐隐,绿野平畴却跟家乡“八百里秦川”的风物很像,也便觉得亲切安慰。 校门前有一排泥坯房,是几家商店、饭馆。大门没有门卫,进校门迎面的花坛里,有一尊鲁迅半身像。鲁迅后面就是教学楼。花坛西边是拐楼,东边是红楼和白楼,红楼是男生宿舍,白楼是女生宿舍。 原来想像中的上了大学就该是一人一张课桌,教室宽畅明亮的情景没有实现,仍然是两人一张桌子。唯一不同的是再也不用担心升级了。在学习上,除了自己喜欢听的老师的课,其它的都可以不大管。大量剩下的时间,由自己支配,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 第一学期就在新鲜中过去了。第二学期,我托人在西安买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宋词鉴赏辞典》和《唐诗鉴赏辞典》,认真地读下去。中文系成立了文学社,还办了一份小报,名字叫“采薇”,取的是《诗经》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的意思。不久,我就在上面练笔了。 那年的雪来得早。我们踏雪走过的校门口的那条老公路,在夕阳下的画面忽然显得那样寂寞!我无法解释这种理由,可是,我忽然双眼含泪,情难自禁! 放了寒假,总有些路远点的学子不回去,有的带家教,有的在学校找了点活干。有的家并不远,只是觉得回去没意思,就留在校里。我是为了省一笔路费,并想借此锻炼一下自食其力的能力,就留在学校了。跟两个外系的.学生住在一间宿舍里,搭伙吃饭。 一个是历史系的魏世周,他擅长书法,留在学校里继续练书法,一个是数学系的郑向阳。 我呢,做着一个作家的梦。平时主要是读书,并常常踏着很厚的积雪到校外的田野上去散步遐想。 我们住在二楼,楼下的一间宿舍里,我也结识了两个比我低一届的师弟,二人有趣,有特点。一个,姓金,光头,不是美术系的,但专攻画画,画的大多是老僧面禅。他本人也光头布鞋,面孔黑癯,气质萧散,粗衣,很有些世外的气质。专心一致,独处一室画画,所画的画贴满了墙面。我常到他那去,后来他送了我一幅对子,不知现在丢失了没有,记得一联是“心贪只为多读书”,另一句忘记了。 另一个,姓杜,面孔白晰,五官端正,衣着整洁,气质儒雅。大约是化学系的,却嗜好书法,在寒假里潜心苦练书法,把颜真聊的字写得贴满了半个教室的墙面。因为这个宿舍是由一个大教室各隔成一半成的。他说,寒假里他要把所有墙面贴上两层。我有一次到他那里去,看桌子上放了一本新的《林清玄散文》。我想借来看一看。他很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这是他准备送给他倾慕的一个女生的。我这时才看清那个雇页上盖着一个红印,那红印是他的名字。 拐楼上除了没回家的学子,在寒假里还多了另外父女二人。是历史系的一个师兄的父亲妹妹。这个师兄跟我是老乡,父亲在老家做灯笼,这个冬天就到新疆来做灯笼卖。 父女俩借住了楼上的一间空教室。有一次,我去了,老人不在。只有那个女孩。她低着头,站在桌子前,专心地做活。额前的流海长长地。我在门口叫了一声,她不吭声。墙角里堆放了好多已做好的灯箱,映得整个教室都亮了。几个桌子并在一起,靠北边一个,是父亲的铺,南边一个,是女儿的,被褥都卷着。我又走近了些,问了一声。她觉察到人进来了,抬起头来。未说话先笑出来。我问大叔呢?她看我手指的位置,也抬起一只手指,指着外面。我问,上街了?她点点头。那女孩面如满月,皮肤很白晳,头发柔顺,是淡淡的黄色。脑后用皮筯扎了个马尾巴。很长的。笑的时候,眼睛弯成个月牙儿的样子。大叔这时刚好从街上卖灯笼回来,女孩就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229e4d1a8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