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究 作者:党婕 来源:《成才之路》 2019年第32期 党 婕 (甘肃省通渭县李家店小学,甘肃 通渭 743313) 摘 要: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从小接触古诗文,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文教学中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培养;古诗文;创新;教学方式;文学素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2-0073-02 古诗文语言精练、内容深邃,具有高度的艺术美感。通过古诗文教学,能够奠定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学生打好“中国底色”。教师要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上古诗文;要进行方法引领,激发学生探究古诗文的热情;要培养能力,让学生能够将古诗文运用于生活中。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在语文课本收录优秀古诗文加倍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对古诗文学习产生兴趣,学好古诗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文教学中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一、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必要性 从育人价值来看,古诗文凝聚和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追求,其蕴含着丰富的精妙语言、生动事理、文人之情、为人之道,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材料和精神给养。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又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学习古诗文,既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可以了解中国古代人民生活的基本状况。例如,李白的诗作《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杜牧的《山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李绅的《悯农》等等。这些诗作有的写出了祖国江山如画的美景,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有的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画卷,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因此,学习古诗文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增长学生知识,丰富学生情感,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所以学好古诗文尤为必要。 二、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学习古诗文时,教师能创设与该古诗文相一致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设置情境可以促使学生进入积极、愉悦的学习状态,减轻学生的畏难心理,加深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例如,在教学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这首古诗留在九月九日当天进行学习。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今天是几月几日,是什么节日?学生们会回答是九月九日重阳节。教师可继续追问:没回家的学生想家吗?这些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教师可顺势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导入新课后,教师可让一个寄宿生大声朗读这首诗,这位学生是流着眼泪朗诵这首诗的,其他学生不约而同地鼓掌,给予鼓励。顿时,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们都进入情境之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加深学生们对诗意的理解,能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这首诗后,教师可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思念亲人的诗句,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创设情境,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采用多种诵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古诗文首先要诵读,直至能熟读背诵。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古诗文配音,营造诵读气氛,激发学生情感。例如,在教学《咏柳》一诗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荷塘月色》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春风拂面、柳枝舒展、春意盎然的景象。这样,学生可以体会到诗人的舒畅心情,诵读起来就会充满美感和愉悦。语文学习的灵感是诵读出来的,不是死记硬背出来的,所以在学习古诗文时,教师应尽量少讲古诗文的意思,尽可能地多让学生诵读,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因此,教师应多从时代背景或诗人当时的心情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如果讲得太多,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古诗文学习。而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使学生爱上古诗文学习,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 四、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因此,教师可开展古诗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可以开展古诗文默写竞赛,在一定的时间内谁默写的古诗文最多、最正确,谁就能得到一份奖励;可以开展诵读比赛,谁能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文,谁就能得到一份奖励。在教学《木兰诗》一文时,教师可开展比一比、看一看的竞赛活动,看谁能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看谁能根据当时的情形对花木兰进行扮演,看谁能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对花木兰从军过程进行讲述。可以开展辩论比赛,如在教学《伤仲永》一文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成才与学习之间关系的理解,教师可组织辩论赛,让学生联系爱迪生的名言“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进行辩论。学生们热情高涨,畅所欲言,辩论得难解难分,都阐述得有理有据,最后大家握手言和。可以举行小型诗词知识竞赛,教师当主持人,把学生分成三组,进行抢答,看哪一组回答得最多。在古诗文教学中,开展竞赛活动,能活跃课堂氛围,发散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五、讲述背景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讲述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对作品创作背景进行讲述时,教师可把作者当时的生活状况讲给学生听,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文意境。例如,在教学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一诗时,教师可讲述时代背景:陆游生活的年代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期,北宋灭亡后,宋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建立政权,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向金人屈膝求和。北方大片领土沦陷,广大人民被金人奴役。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已经是八十五岁高龄,一病不起,在临终时不见“九州同”。这首诗是诗人的遗嘱,也是发出的抗金号召,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这样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都急切地想学习这首诗。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讲述时代背景,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总之,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古诗文能帮助学生打好语言文字功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如何教好古诗文,如何让学生学好古诗文,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设置情境,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开展竞赛活动,讲述背景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波.小学古诗文教学的难点与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8(02). [2]陈吴.学有成效 自然乐学——从学习效果的角度分析小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观察,2018(10). [3]于素贤.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4]韩莎莎.小学古诗文的教学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5]齐金言.小学古诗文教学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7. [6]陶丽艳.小学古诗文阅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7]赵珊珊.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303099427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