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28 17:17: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池》教学设计

设计者:李娇河北邯郸复兴区岭南路小学

一、 概述

1、《诗露化雨》是我校自主研发的一门校本课程。古诗《小池》选自《诗露化雨》系列读本2——“追寻四季脚步”板块。教学需要1课时。

2、《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篇。此诗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3、学习古诗能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经典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美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认真倾听、及时鼓励他人的习惯,形成自信、乐观的人格。使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民族精神得以弘扬,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夯实师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朗读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形式利于学生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但教师应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写小池环境的幽静美丽。细细的泉

水从泉眼里悄然无声地流出来,好像泉眼很爱惜它们,舍不得让它们多流一点。浓密的树阴映照在水面上,好像非常喜爱这晴天里柔和而美丽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写小池生机勃勃的景象。嫩荷叶那尖尖的角刚刚露出水面,马上就有蜻蜓落在上面了。“小荷”“蜻蜓”相依存,“才露”与“早立”相呼应,有动有静,点出自然景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首诗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风景画。特别是“惜、


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理解重

点词语和诗句的大意。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美景。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师: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学生:积累古诗准备进行展示

六、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走进《小池》。

1、学生赛背古诗,营造学习古诗的浓厚氛围。

2、直接揭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在小荷花池看到的美丽景色。

3、同学们仔细看图(课件出示)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大自然图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我们听一听诗中是怎样描写小荷花池美丽景色的。听课文录音范读。 2、自己出声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3检查识字和读课文情况。用字词卡和课件检查识字;指导把课文读流畅。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读通顺了,才能去理解诗意。 (三)细读诗句,理解诗意。

1、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词语和诗句,同学讨论,教师点拨,了解古诗意思。

2、看图想象小池的美景,进一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设计意图:借助生动的画面,捕捉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理解。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 教师范读。 2. 学生练读。

3. 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32ab5f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