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III)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3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一、课标分析 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主要是“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虽然是“文史一家”,但历史课有别于语文课之处,应是以“时代特色”为重点。 二、教材分析 教材对课标要求的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和作品都有所介绍。但对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社会情况介绍不够全面准确,须作提示和补充以巩固学生认识。教材按顺序分目编排,各目标题也比较能反映时代特色,教学时不必作大的调整。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及其作品已有了解,语文课里除汉赋外都学过。但语文课里主要是介绍作者个人的写作背景和对作品的解读、赏析。而从整体上了解时代特色方面还很不足。 学生常常会对教师懂别的学科的知识感觉奇怪和佩服,而历史课以其他科目知识入手也常能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因此在课堂上适当“卖卖文”也有助于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列举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的一些代表作品,了解各种体裁的形式特点和各相应的时代特征,分析文学形式与表达主题、时代特色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本,结合政治史、经济史和语文课的有关知识。学生归纳、交流讨论、质疑; 教师点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情况的反映”;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体会文学家们爱国忧民的精神,树立关心时政、关心社会的主人翁精神。 五、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导入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谈谈“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活动 根据语文知识和自己的经验谈看法。 形式与内容的完善结合; 能反映时代特色。尤其是名著。 后记 列知识 表格 指导设计知识表格:必须包括各时期标志性的文学成就、其形式与内容特点、主要人物及其代表作、风格、所反映的时代特色。 根据要求设计知识表格,根据课文内容初步填表。 示范学习 汉赋是学生唯一没有学过的,以此项为例示范填表。根据课本内容作必要的补充,用练习题了解汉赋形式与内容的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做相应的巩固练习 巩固,先让学生评讲。 题。 自主完成知识归纳 补遗纠错 要求学生按照范例,自主成自己所设计的表格。巡堂随机指导。 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两份,用幻灯机展示,组织学生“挑刺儿”,由填表者本人答辩。必要时阅读课本,相互讨论,自主完成知识表格。 学生活动――找代表同学的“毛病”,改正自己的不足――代表同学答辩的同时,进行自我更 作引导和补充、纠正。 正。 深化认识 要求学生完成两道练习题,认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再举例说明。 巩固认识,举一反三。 附表: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古典文学 形式与内容特点 四言为主,语言丰富,音节《风》《雅》《颂》反映《诗经》 和谐。的主体不同,《风》为精华 代表作 《关雎》《七月》《无衣》《硕鼠》等 反映的时代特色 阶级压迫沉重; 等级森严 楚辞 句式灵活,文采华美,楚国屈原,《离骚》《九歌》新旧社会过渡时期,特色,节奏韵律优美且富有变化,感情奔放,想像奇特,风格绚丽,全面反映了屈原的人生经历、政治理想和心灵创痛 气势恢弘,词藻华美,反映《九章》《天问》 没落贵族的表现与影响,保守势力与进步势力间的斗争。 司马相如《子虚赋》“大一统”, 选官范《上林赋》 围扩大,经济发展。 汉赋 了宏阔的文人气度、豪迈的时代精神,丰富的社会生活 名家辈出,流派众多,作品李白,狂放炽烈 杜甫,凝重沉郁 白居易,通俗尖锐 盛唐,强盛开放 由盛转衰,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人民困苦 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唐诗 丰富 名子长短不一,流派众多,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境遇的生活 柳永,通俗真切,极状都市的繁华和悲欢 繁荣 苏轼,刚健豪放 李清照,低迷感伤 王安石,辛弃疾,慷慨悲壮,豪气纵横 北宋统一,经济发展 南宋偏安,社会动荡 宋词 长短参差,音韵自由,方言马致远《天净沙·秋关汉卿《窦娥冤》 疆域辽阔,民族融合,市民阶层壮大 元曲 俗语,题材广阔,手法多样 思》 体裁多样,题材丰富,语言通俗,反映普通民众生活,“明清四大小说”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 明清小说 突出人情世故、心理思想、社会变迁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社会改良主义思想和运动兴起 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教学反思 1、知识整理占用的时间太多,可以不必将课本提及全部列出,列出具有代表性的一到两个即可; 或者印发空表格,要求课前初步填表――基础科尤其是理科班效果不佳。 2、巩固练习题比较精当,但数量较少,学生体验不够深刻。 3、新课标教材按政治、经济、文化三部分分三学期学习,容易造成学生把同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问题按这三部分孤立对待,结合时存在不能“全面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困难。 4、教材所选插图不够精当,应当选择与重点知识结合紧密的内容。基础不扎实,如何扩大加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54e4e03bed5b9f3f90f1c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