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夏一源说续论 摘要:文献和考古学材料表明,顾颉刚先生早年提出的“戎夏一源”说,颇为符合先秦时期的历史实际。古音戎、庸、崇、嵩、崧为地名、人名,在口语中尚能保持较原始的读音,古代戎之读音与崇为近,因此戎族的名称,即当出于崇或庸,庸之本义为垣墉,为城垣,戎族之‘戎’,也当与崇或庸有关,因此,鲧、禹作城的传说基本可以断定夏族也是戎族,之后在夏族的分化迁徙中,夏戎开始分离,戎、夏语义由相一到分离与夏族移徙和戎族分化的背景有关。 关键词:戎;夏;移徙;戎夏一元; 1937年6月,《禹贡》半月刊第七卷第六、七期合刊发表了顾颉刚先生《九州之戎与戎禹》一文。童书业先生在为该期《古代地理专号》撰写的《序言》中对顾先生的“这……篇极重要的论文”的主要论点作了如是评介:“顾先生是以研究禹的传说著名的,他从前主张禹的传说起于南方民族,最近又提出一个禹的传说与戎族有关的新假定,虽然禹的来源到现在还不可确知,然而禹与戎族有关这个结论却是无疑问的事实。顾先生从古九州四岳的疆域推测禹传说的发展,联带把九州四岳起源的问题也相当解决了。这是一篇极重要的论文:据他的研究,九州是戎族的居住地,四岳是戎族的发源地,而禹的传说也就盛行于这个区域;九州四岳与禹本是夏族的传说,但同时也是戎族的传说,所以戎夏本出一源,禹迹的广被乃是戎夏民族合作的结果。这根本摧毁了旧日狭隘的夷夏观念而给予人们一个新印象!”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徐中舒先生从文字学角度对先秦时期族群称谓的原始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历经30多年,徐先生对“戎”的原始意义的理解也日渐接近先秦时期的历史实际。1960年徐先生发表《巴蜀文化续论》一文,文中讲到“戎”的语义:“庸之本义为垣墉,为城垣。城垣的修建,在低地穴居,则为防水的必要设施;在山岳地带,也为防御猛兽侵袭的屏障……戎族之‘戎’,也当与崇或庸有关。古音戎、庸、崇、嵩、崧并在东部,而《广韵·东韵》娀、嵩、崧三字又并读‘息弓切’。古代形声声系并无统一的标准读音,因此声系偏旁相同之字,随地异读,惟嵩、崧、娀为地名、人名,在口语中尚能保持较原始的读音。据此言之,古代戎之读音必更与崇为近。因此戎族的名称,即当出于崇或庸。戎,《说文》……以为从戈从甲,此当为许氏臆改的篆文。在经典及楷书,戎皆不从甲……戎是在山岳地带城居的部族。弓矢的威力,没有像在平原里那样显著。因此,他们的主要武器,就是戈盾。这和后来的板楯蛮即以善用板楯得名,是有相同的理由的。”① 随着夏代田野考古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夏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所透露出的某些重要信息,不断为顾、徐二先生的论述提供较为有说服力的支持。 一、鲧、禹作城传说及其发生地域 鲧、禹作城的传说屡见于先秦、秦汉时期的文献。《吕氏春秋·君守》:“夏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5858fa243323968001c9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