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第三课时)教案

时间:2022-08-31 04:06: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2、了解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政治观点。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翻译全文、理解内容、指导背诵、分析人物语言特点。

第三课时

活动一 文本提升

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体现。拿课文和材料比较阅读,从而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 材料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材料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上)

材料1: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材料2:用政法来导引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引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反对攻打颛臾,说明孔子反对武力(板书:反对武力)。

引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引用两个比喻,说明孔子提倡做事要尽职尽则、忠于职守,要自知、自醒。(板书:尽职尽则、忠于职守、自知、自醒)。 批评冉有强词夺理,说明孔子提倡为人真诚(板书:为人真诚)。 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说明,孔子提倡以国家为重(板书:以国为重)。 结尾指出季氏之忧在萧墙,说明孔子提倡要有忧患意识(板书:忧患意识)

活动二 人物分析

分析文中冉有、孔子的语言特点。

冉有三句话闪烁其辞,观点含糊,应该读出这种感觉。

孔子三次直呼其名,次次各有特点。四次反问句式犹如急风暴雨,劈面打来,使得冉有理屈词穷,毫无招架之力。第三段义正词严的批评冉有态度不端正,批评冉有季路违背了自己的治国之道,慷慨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现场找三个学生模拟当时的对话场面,用现代汉语演绎这场对话情景。

活动三 比较阅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 后。曾皙 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尝试翻译(意译即可)

不吾知也 没有人了解我呀! 毋吾以也 就不敢讲了

则何以哉?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 助词,表状态,相当于 吾与点也 赞成 风乎舞雩 名词作动词,吹风 2、内容分析

1 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前加了个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字,一个字,一个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2 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58744b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