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2《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译文赏析练习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资料索取 书香里的流年 sxldln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七年级上册 2.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陈太丘]即陈寔(shí)(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yǐng)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曾任太丘长。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乃]才。 [元方]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尊君在不(fǒu)]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牵拉。 [顾]回头看。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赏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全文仅有一百多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如此有限的文字,却包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容,真可谓言简意赅了。 一开头,文章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 、“乃至” 等几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在这些交代中,还把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守信,一个不守信)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文章的结尾,虽只寥寥数语,但却字字生辉。“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将元方的那股倔强劲儿,也用“入门,不顾”四个字,描绘得维妙维肖。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细节微言、涵泳无穷,不论是情节上的起伏变化,还是人物情态上的自然生动,乃至文字之下隐藏着的本真性情、坦率品质,都值得我们琢磨品味。 1 / 3 资料索取 书香里的流年 sxldln 知识: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其中有一些尊称和谦称。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敬辞类 令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惠 惠顾、惠存、惠赠 垂 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赐 赐教、赐复 高 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 贤 贤弟、贤侄 奉 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其他 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 谦辞类 家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 舍 舍弟、舍妹 小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 愚兄、愚见 拙 拙作、拙著、拙见 敝 敝人、敝姓、敝校 鄙 鄙人、鄙见 其他 寒舍、见教、见谅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元方人门不顾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元方反驳父亲的朋友主要是从“失信”和“失礼”两方面进行的 B.元方是一个没礼貌的孩子,因为他对父亲的朋友竟然入门不顾 C.元方年纪虽小,却是一个明白事理、思维敏捷、善于言辞、鄙视无信无礼之人的孩子 D.这则故事说明了“礼”和“信”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失去朋友 4.有人说元方太过分了,因为“友人”已经知道错了,并且“下车引之”,元方就应该原谅他了,“入门不顾”是不对的、是失礼的。你认为呢? 2 / 3 资料索取 书香里的流年 sxldln 5.《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答案: 1.回头看 离开 才 约定 舍弃 2.真不是君子应有的行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抛下别人先离去。 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 没有礼貌。 3.B 4.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果认为“失礼”,可参考的理由是: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如果认为“不失礼”,可参考的理由是: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5.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诚信”理念,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陈元方据理抗解,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5a5dc6e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