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戏》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23-10-04 08:24:0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社戏》是一篇小说。在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入手,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段落进行小组学习,并联系自身体会理解文中的重点段落,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个性。 教学目的:

1.了解文中美好的童年往事,认识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 2.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重要段落的作用及叙事的详略。 3.学习其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步骤:



一、导入:联系平时节日里学生所看到的节日场面、风俗民情,引出课文。 二、整体把握文章脉络:

1.检查预习,赛一赛,看哪一组同学能又快又准地读出下列字、词:(略) 2.谈谈你所了解的鲁迅。(可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它有哪三要素?这篇课文的主要情节或者说中心事件是什么?

明确:本文体裁是小说,它包括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本文中心事件是看社戏 4.小组讨论:作者以社戏为线索,贯穿全文,那么是按怎样的思路构思全文呢?试找出相关段落。

明确:盼看社戏(14,去看社戏(530,怀念社戏(3140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1为什么喜欢平桥村?

明确:平桥村是的乐土,原因是:①在这里可以得到优待;②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③有钓虾、放牛等乐事;④第一盼望的是去赵庄看戏。(板书)

2.读了课文的第一部分,你对平桥村、平桥村的人以及有了怎样的印象?(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为学习下文作铺垫)

四、小结:课文第一部分写了在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突出了对社戏的盼望。

五、作业:巩固生字词。反复诵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课文以社戏为线索,按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课文叙事有详有略,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围绕看社戏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详写去看戏的全过程,略写在平桥村的情况和看社戏后的余波。写了看戏前的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板书) 二、小组合作学习。

各小组选择以上几件事中的任意一件进行研读,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方面着手学习,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最值得研究,谈谈你们的看法,然后进行汇报。 提示:


1.看戏前的波折:叫不到船、不准和别人同去。

转机出现:八叔的航船回来了、少年们愿意和一同去、写包票保证不出事。 (此部分可着重对故事情节以及对的心情和小伙伴们热心相助的描写进行探讨) 2.夏夜行船:此部分着重写了前往看戏的心情(轻松、舒展)以及看戏途中的见闻感受(从视觉、听觉、嗅觉、感觉几方面进行了生动的环境描写,借此衬托看戏的迫切心情)。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揣摩关键的语句。重点段落: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的在眼前了。

3.船头看戏:此部分侧重欣赏其环境描写,想象那仙境一般的戏台。

4.月夜归航:一方面欣赏回望戏台的情景、行船的情景(形象的比喻、联想),另一方面体会偷罗汉豆的趣味(对人物的描写)

注意:学生汇报时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敢于质疑,都应当给予鼓励。

三、联系生活,联系课文,理解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1.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类似偷罗汉豆的经历?有何感想?

2.为什么在的感觉里,那夜看到的戏是平生最好的戏,那夜吃到的豆是平生最好的豆?(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

归纳:从上文看,戏看得昏昏欲睡,豆也很普通,为什么却令这么怀念呢?体味全文,可以发现怀念的不仅仅是好戏和好豆,所怀念的是平桥村的孩子、老人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他们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和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很少再见到的。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说说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自由畅谈,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充满自信,又有组织能力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当然领袖。六一公公:宽厚、淳朴、热情好客。

五、作业:

1.你觉得平桥村有哪些好的民风?你能用几句话写出你家乡的好民风吗? 2.背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的在眼前了。 板书设计: 社戏

情节:盼社戏——看社戏——念社戏 人物:小伙伴(双喜、阿发……)形象: 写法:景物描写

教学反思: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社戏》是鲁迅作品中少见的充满温情的文章。《社戏》选自《呐喊》,看社戏是《社戏》一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最令难忘的。

那么社戏真的很好看吗?学生从文章中发现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渴望看的是能连翻84个跟头的铁头老生,但他偏不翻跟头,蛇精和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也始终没有出现,最怕看到的老旦却令人头疼地唱个没完,此时的真有点失望。但学生从回望一词中读出的留恋,我追问学生,除了抱有老旦也许已经进去了的幻想之外,难道没有别的原因了吗?学生联想自己生活的实际,读出了戏前波折的铺垫作用,如此难得的看戏机会,付出了如此多的期盼、焦虑、失望、欣喜,就算戏不好看,也不可能走得头也不回啊!更何况期间还有伙伴们的热情、关怀、体贴、照顾,这所有的真心真情,怎一个字了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6151ff6bb4cf7ec4afed0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