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方式

时间:2022-09-25 03:18: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①徂(cú):过去。

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前六句借景抒情,后两句直抒胸臆。忧国忧民,报国无门。 6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山花子

刘辰翁

此外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 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 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词的下阙“小小桃花三两处”使你想起______________的《______》中哪一句诗?在写景与抒情上有何不同?

答: 答案:宋朝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一句。后一问是鉴赏,刘词写的晚春桃花的凋谢,花期已过,只剩残枝,桃花即其意中人之化身,寓意美人退暮。苏诗强调的是早春,桃花已开,但尚未怒放,表达的是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敏感与喜悦。 7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古人说 , 景乃诗之媒, 情乃诗之胚, 合而为诗。 用今天的话说, 就是所谓的 景交融”。这首诗在情景交融上做得怎样? 说说你的看法。

答: 答案:本诗情景交融做得很好。“东泉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两句已透漏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高风送秋,黄叶飘落, 夕阳西沉,余晖渐息,这正是触发诗人失意归隐后彷徨苦闷的心境的媒介;而牧人驱犊、猎马带禽的田园景致, 又逗起了诗人归隐之后于恬淡悠闲的生活情趣中产生的淡淡的愉悦;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 诗人登山临水之际不能不以我观物, 执笔运思之时又不能不缘情写景,因此中间两联所写之景就必然是以诗人所怀之情为胚胎的。最后两句“相顾元相识,长歌怀采 , 诉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 只能追怀古代的隐士伯


夷、叔齐 , 表示自己在隋唐易代之际, 怀有伯夷、叔齐那样的心情。总之, 诗人苦闷与愉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因山野晚秋景致的点染得到了加深, 而山野晚秋的景致也因诗人的这种复杂感情的注入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诗中的情与景是互相作用, 彼此渗透, 合二为一的。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梁六自洞庭山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此诗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 情与景的有机交融是古代涛歌创作中追求的一种境界,这首诗中是怎样结合的呢?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答案:本诗抒发的是惜别之情,诗人并未直接抒发目送客人(“巴陵一望”)远去,只用庭秋三字含蓄点出,字情寓景中,点出诗人心中的凄凄之感,第二句中

字前冠以字,表明诗人内心的孤独之情,尾句心随湖水共悠悠,友人的征帆已随湖而远去,而自己的心潮却随湖水悠悠不息。水悠悠,对友人的不尽的思念之情蕴含其中,浓厚的别情浑融在诗境当中,含蓄蕴藉,感情深沉细腻 2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作者是如何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答案:上片中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大胆地对月发问,表达了内心的愤懑愁思,展示了一个有抱负、有才干而不被重用的英雄的内心矛盾;下片作者大胆想像,利用一个神话传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和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授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请结合诗歌内容,从抒情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江总的诗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作者思乡心切,但全诗没有一言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怀。前两句言所见之景;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


事何如?这样,对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这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岑参的诗则直抒胸臆,作者赋陈其事,直接叙状自己的行动心理,表情达意,前两句先叙自己的节日无聊。“强欲登高”“无人送酒”只是突现自己的孤寂、失落;后两句则袒露心迹,兵荒马乱,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菊花无情,自开自谢,可鲜艳的花朵却硝烟笼罩,其景其情,何其悲哀!作者不只是因孤身在外,念起故乡的菊景,而是伤时感事,表露反对战乱,渴求和平的心迹。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后人评价极高。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的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 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

答案: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前三句写六,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无北国 秋天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字,则构成心绪的对比。作者客居福建,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解思乡之苦,诗歌无一句明言思乡、思乡之情却表现的淋漓尽致。

十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什么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请作分析。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景和抒情是怎样紧密结合的。

参考答案:1)这两句从秋风、高天写到江水、沙洲,俯仰结合,视野高远阔大;猿猴哀啸,飞鸟回旋,秋水清湛,沙洲灰白,动静相映,声色并茂,气韵生动。六种景物构成一幅苍茫寥廓的秋江山水图。

2)前四句描写了苍茫辽远,萧瑟衰飒的深秋景象,烘托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忧国伤时的情怀,情与景和谐统一,创造出沉郁悲凉的意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6e0dd323968011ca30091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