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奈良时代等日本文学里面的唐代诗歌踪迹 作者:龙在婷 来源:《神州·下旬刊》2020年第06期 摘要:本文从松浦友久与李白诗歌、日本学者与唐诗意象、日本学者与唐诗模仿等三个方面探寻奈良时代日本文学里面的唐代诗歌踪迹,为我们深入了解唐诗与日本文学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奈良时代;日本文学;唐诗 一、松浦友久与李白诗歌 谢眺的敬仰并非是偶然,而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他认为原因如下:首先从李白的诗歌特点来看,李白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明亮的,诗歌中使用的词语也以色彩明亮的词为主,如“清、明、辉、白、碧、绿”等,另外像“白玉、白壁、白水、白鹭”和“清辉、清猿、清秋”等语汇是李白的喜好。诗歌本身所具有的“清丽”、“清俊”、“清新”、“轻清和婉”的特点也能引起李白发自内心的认同。松浦指出李白“具有基本秉性素质方面看,在过去众多诗人中,李白同谢眺极为相近,而李白也独对謝胱产生强烈共鸣感。“在李白诗中所言及的古人中,他对谢胱的感情不同于对其他古人的感情,“李白对谢胱似乎有一种强烈的出自内心的认同感。”松浦指出,这种认同感,并非仅由于身世的相同,最根本的是诗人的资质秉性相同所致。 二、日本学者与唐诗意象 “溯本探源”是日本学者一贯采用的文学研究方法,或从中国古老神话中寻找原型,或从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中找寻出处。松浦友久在其论著《唐诗语汇意象论》中,详析中国古典诗歌中“猿声”、“蛾眉”、“断肠”等意象,对其成型史作了清晰的梳理。王晓平和日本学者中西进合著的《智水仁山中日诗歌自然意象对谈录》,着重研究诗中自然意象,并从中日神话传说和古老民俗中探索两国诗歌意象的源流。 松浦友久曾试图从《诗经》入手探寻“猿声”的用法,经考察无新的发现,于是转向“楚辞”,他在“楚辞”中整理出早期出现于中国诗中的“猿声”:“雷填填兮雨冥冥。狻啾啾兮又夜鸣。——《九歌·山鬼》”;“狻狄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招隐士》”。为进一步探究“猿声”何以见于“楚辞”而不见于《诗经》,松浦友久先生梳理了“猿声”作为诗歌意象的形成过程。他认为,首先是长江流域的地理与生态适宜猿猴生长与繁衍,长江流域的民众也熟悉猿猴。其次,猿声与人们的感觉有共通性,易引发人们内心的悲哀。再次,汉代文化和艺术中心在黄河流域,晋朝起文学中心南移,及至南朝长江流域一跃而为文学中心,北方文人客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8cef70b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