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时间:2022-07-21 01:22: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的应用

11级学前教育本科二班 聂小春 11103201

【摘要】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

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时刻影响着儿童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发展。家庭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陈鹤琴,家庭教育,儿童,身心健康,父母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现代儿童教育学家。他是我国学前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所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对儿童教育事业做出过杰出的贡献。是开创我国现代儿童心理和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核心人物。他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主导了我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有重要影响。 他结合“儿童心理学”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最早的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中国化的和科学化的幼教育试验,总结并形成了最早的幼儿教育思想。

一、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原则

(一)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同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密切相关。陈鹤琴对家教育寄予热切的期望:“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教育方法去教育、使他们关于体德智都从小好好儿学起”。他认为:”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个老师,父母应尽到教育好孩子的责任。幼儿在父母那里学说话,识周围事物,模仿父母言行,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性格。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

(二)要把科学地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依据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既难养,更难教。“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陈鹤琴指出:“出生小儿“除了几种简单感觉和几种简单动作之外,差不多别无所能。但逐渐地能听,能言,会走会画,有思想,有能力了,这是因为他有后天的遗传之基础,凭借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方能得到发展,其中教育起主要作用。 (三)要把教育功能自然地渗透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应融化和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亲子间的交往和家庭生活的实践,随机地,个别地,面对面地经行的。他是从家庭生活的需要和儿童在家庭中的主要学习内容来阐述家庭教育的各项原则的。括:卫生教育方面,情绪教育和群育方面,智育方面。此外,陈鹤琴认为全面提高父母的素质和教育能力,是保证家庭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 二、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方法

1.创设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 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生下来都是好的,到了后来,或者是好,或者变坏,这和环境有很大关系。环境好,小孩子就容易变好;环境坏,小孩子就容易变坏”“凡是可以给小孩子的刺激都是他的环境。”其中包括物质的环境与人的环境,


而人的环境尤为重要。家长应为孩子选择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用以支持他们的模仿,诸如良好的精神环境、游戏环境、艺术环境和阅读环境等。 2.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首先阐述了儿童心理并以之为施行家教的基础,强调“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心理方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心理而妄加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带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娇生惯养教育在家庭里是常看见的,会使孩子养成利己害人的坏思想,成为很倔强很刚愎的孩子。相反,规矩多而严,也是不好的,其实施秉承父母意志,以父母意志为意志,以父母性情为性情,也会损害孩子的发展。应该一方面予以充分的机会以发展孩子的能力和健全的意志;一方面限以自由范围,使他不得随意乱动,免侵犯他人的权利,如此,小孩未有不受其惠的。”他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总结出儿童的七大心理特点:好游戏、好模仿、好猎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群体、喜欢称赞,并据此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正面教育以身作则、及早施教、严格要求、教养态度一致、宽严适度、责罚慎重等七条教育原则和游戏法、激励法、榜样法、诱导法、暗示法、动作教育法等十种教育方法。例如:他根据儿童喜欢称赞、嘉许、奖励,而不喜欢禁止、抑阻的心理特征提出了“正面教育”的原则,主张对小孩子多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诱导,不要给予消极的刺激,采用“激教育法”,用言语来激励他,使得他居于自动的地位,而且使得他很高兴地去做。

3.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都非常重大,但二者不能脱节,必须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而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往往配合得不太好,相互脱节。如在有些方面分歧较大,幼儿园教师们煞费苦心所取得的成果往往被家长们不经意的一言一行所否定;有一些家长,倒很注意教育但不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孩子在家里学的和在幼儿园里学的,常不能相融合,甚至两方面发生冲突。另外,幼儿园也不主动去和家庭合作。因此,家庭和幼儿园都应该改变观念,加强联系和合作。他强调“儿童教育是整体的、连续的”“因为儿童与父母的亲和力很深,相处的时间长,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从而也较大,往往儿童在学校得到的一些好处,抵挡不住家庭不利环境的影响;因而现今中国的家庭,更有联络的必要。”此外,他还列举了探访家庭、讨论会、报告与恳谈会等形式,一直被我国幼儿园广泛采用,基本上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园的应用

通过对陈鹤琴《家庭教育》浅薄的学习,对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幼儿教育

中的重要作用有了一点理解。在当今的幼儿园,开始逐渐加强了家园沟通的环节。比如有每个有的家长开放日,有开放式的幼儿园环境,有家园qq群,家长联系册,还有亲自活动等等实现家园沟通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一些环境差一点的幼儿园就没有诸如此类的方法,所以家园沟通还是一个存在的问题。即便有的幼儿园开展了这一系列的活动,但是还是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存在家长不配合,不理解,孩子的自我主义,教师的沟通能力等等因素制约。我觉得只有在家长,孩子,幼儿园相互配合理解的情况下,才能使家园沟通最大化,才能更有利的帮助孩子成长。如今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儿童越来越多,


众多家长深感自己的无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家长不了解儿童的心理,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仅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迫儿童按自己设计的模式走下去,一旦此发展模式不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即可导致不良结果。在我见习的幼儿园我看到很多孩子都在上兴趣班:语言,画画,跳舞等等。但是有多少孩子是真正的喜欢呢?家长只会一味的塞钱给幼儿园,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幌子,而忽视孩子真正的内心渴望,浪费孩子的自由时间,天真浪漫的童年,浪费了父母辛辛苦苦的血汗钱。

父母之间互相攀比的迹象很明显,某某孩子会背唐诗,会写多少字,会做加减法等等,他们衡量孩子仅仅以“学业表现”,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对孩子重要的他们在学习中自我创作,自我想象的过程,是情感的陶冶,是人际交往的交流,以及情商智商的不断提高,每个孩子生来都不一样,没有必要整齐划一,只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就很好。所以很多家长不理解,说幼儿园没学到知识,钱来玩等等诋毁幼儿园的话,但是孩子真的在进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会自己穿衣、吃饭了,他会叠被子了,会关心小朋友了,会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了等等,这些东西是在生活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是整个人生的奠基。父母的偏见也会导致家园沟通的不和谐,这就需要给父母上课,上他们真真正正的了解孩子,而不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

我见习的那个幼儿园,有家长练习册,有家园qq号,但是在我见习的半个月里,我觉得幼儿园家园沟通的工具并没有真正起作用。基本上都是用来提醒家长给孩子换被子了,该洗玩具了,某某孩子咳嗽严重了,还有就是下周学习计划表,而没有真的落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教育上,我觉得这个需要改进,可以在定点的时间里给家长传递这方面的知识,让他们成为孩子的“教育专家”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已经开始起作用了,只是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社会,家长,幼儿园共同努力,相信在以后的幼儿教育中作用会变得更加显性,发挥巨大的教育潜力。

四、总结

家庭不但为儿童创造生活和发展的物质环境,而且还要给儿童以父母的爱,满足其精神需要。父母对孩子的接触、沟通、期待、激励,有助于儿童的自尊自信、道德品质、智力、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总之,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时刻影响着儿童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发展。家庭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思想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8d5a051a8956bec0975e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