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原文、翻译、赏析 登鹳雀楼原文、翻译、赏析1 同崔邠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翻译 鹳雀楼西边有百尺桅樯,汀洲上高耸入云的树木一片茫茫。 汉家乐奏犹如逝去的流水,魏国山河也已经半入夕阳。 往事过千年尚遗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 战乱中更激起思念家乡的情感,远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 注释 鹳雀楼:唐代河中府的名胜。北周宇文护所建,楼高三层,原在山西蒲州府西南(今永济县),前瞻中条山,下瞰大河。因鹳雀常栖息其上而得名。后为河水冲没。 西:一作“南”,一作“前”。 汀洲:水中小洲。 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 魏国山河:指大好河山。 千年:极言时间久远。 为:一作“知”。 风烟:一作“风尘”。 起:一作“是”。 思归:一作“思乡”。 远目:远望。 赏析 后四句由抚今追昔,转入归思。其前后过渡脉络,为金圣叹所拈出:“当时何等汉魏,已剩流水夕阳,人生世间,大抵如斯,迟迟不归我为何事耶?”“事去千年犹恨速”一句挽结前两句,一弹指间,已成古今,站在历史高度看,千年也是短暂的,然而就个人而言,则又不然,应是“愁来一日即为长”。“千年犹速”、“一日为长”似乎矛盾,却又统一于人的心理感觉,此联因而成为精警名言。北宋词人贺铸名作《小梅花》末云:“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就将其隐括入词。至此,倦游思归之意已水到渠成。“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非春已可伤,何况春至。无怪乎满目风烟,俱是归思。盖“人见是春色,我见是风烟,即俗言不知天好天暗也。唐人思归诗甚多,乃更无急于此者”(金圣叹语)。 创作背景 据《全唐文》卷四三李翰《河中府鹳雀楼集序》,崔邠《登鹳雀楼》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七月。此次鹳雀楼集会李益并没有参与,此诗应是李益读崔诗后追和之作。李益举家迁居洛阳后,辗转入渭北、朔方、幽州节度使等幕府从戎,此诗当作于这一时期。 登鹳雀楼原文、翻译、赏析2 原文: 登鹳雀楼 朝代:唐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9742839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