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五公祠 作者:陆琦 来源:《广东园林》 2010年第6期 陆 琦 LU Qi 五公祠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和琼山区接壤处。由五公祠、苏公祠、伏波祠、学圃堂、观稼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亭台楼阁连成一片,构成一组园林式建筑群,习惯上统称为五公祠,占地近7 hm2,是海南文化发祥地和著名的文物古迹。 这组建筑群最早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 ~ 1619 年), 清光绪十五年(1889 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建筑面积2800 m2 有余。五公祠是为纪念五位唐、宋时期贬谪到海南岛的5 位著名历史人物——唐代宰相李德裕、宋代宰相李纲、赵鼎、南宋抗金将领李光、胡铨而建的。李德裕在唐代文宗和武宗时两度出任宰相,他内制宦官,外抑藩镇,为国家安定作出很大贡献,后因朋党之争被贬海南岛并死于此。李纲、赵鼎、李光和胡铨都是南宋时期的主战派,李纲和赵鼎都曾两度拜相,李光是宋高宗时的参知政事,胡铨任宋高宗时的枢密院偏修。李纲等4 人都是在金兵入侵的年代被秦桧等投降派迫害而贬到海南岛。这些精忠报国的名臣虽遭贬谪,但丹心不泯,在兴修地方公益事业、传播中原文化和培养人才方面作出贡献,为当地人民造福。 五公祠为该建筑群的主体建筑,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构筑的红楼,楼高9 m,分上下2 层,面积560 m2。屋顶采用四角攒尖式,单斗拱,素瓦红椽,三面回廊,可凭栏眺望。楼上高悬“海南第一楼”金字横匾,与四周烂漫的绿叶繁枝相辉映,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正厅里有五公的巨大石雕像,栩栩如生,满面思绪。祠内柱上,清人长联落地有声:“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期楼。”抚古悠思,五公英烈之气荡然而生。祠内历代文人的题咏和楹联,概括了五公的生平业绩,表达了后人的崇敬心情。 苏公祠位于五公祠东侧,原为金粟庵,明万历时在此建立祠堂,用以祭祀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祠内有一座石刻苏轼像。同时,也崇祀他的弟弟苏辙,故亦称二苏祠。祠内陈列苏东坡诗词碑刻等30 多块。祠前有一对联:“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苏东坡谪居海南时,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苏轼起。北宋绍圣四年(1097 年)苏东坡曾在这里暂住20 多天。他得知当地群众饮水困难,于是开凿了浮粟泉和洗心泉。浮粟泉甘美清冽,水面泛起小泡,状如粟粒,故名,誉为“海南第一泉”。1915 年,重修苏公祠时增建了粟泉亭、洗心轩、洞酌轩,统称为琼园。苏公祠与五公祠相连,环境幽静,花木繁茂,有“圣祠叠翠”之誉。 五公祠右边有学圃堂和五公精舍。学圃堂是浙江名士郭晚香讲学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学子研习经史诗文之地。两厢房均为素瓦红木建筑,典型明清风格。庭园内花木繁茂,四季凝荫,景色绚丽,环境幽静。郭晚香来海南时带书8000 多卷,置五公祠楼供五公精舍学生研习。郭晚香病逝后,五公精舍为五公祠图书馆,藏郭晚香遗书。后来,历经洗劫,图书所剩无几。后来,学圃堂和五公精舍已被政府重新修缮一新,陈列海南部分文物,有明代禁钟、黎族古代铜鼓、宣德炉等。五公祠左侧是观稼堂,观稼指观赏“粟井浮金”、“金穗千亩”景色,堂取此名为纪念苏东坡指凿井泉。 五公祠环境清幽,建筑巍峨,古木参天,花香袭人,素有“琼台胜景”之称。早在1955 年,五公祠就被广东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公祠内常年展出许多珍贵文物,其中宋徽宗赵佶手书《神霄玉清万寿宫诏》最为有名,其瘦金体书法刚劲清秀,对研究书法有重要价值。此外还有著名清官海瑞的古唐诗书法,也很受人喜爱。如今,古色古香、幽雅清静的五公祠成为海口市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2001 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9a91727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