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1)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的叔叔于勒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词语。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 3、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l、诵读法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幽默机智。课文在技巧的运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课堂教学以朗读揣摩为主。 2、探究讨论法这篇小说的内蕴,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主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如从情节分析人手,探讨作品主题。 3、续写法在把握原作主题,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流畅自然的结局续写,以深层揣摩课文立意和波澜起伏的情节铺叙。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从多角度刻画人物的形象,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理解课文的丰富内蕴。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设计 我们有很多同学是独生子女吗?能告诉我还有哪些同学不是?(学生举手示意)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兄弟姐妹?(请一二位同学介绍)你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关系怎样?手足之情是否禁得起世俗的考验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发生在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普普通通的故事,体会一下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二)作者介绍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短短的一生中,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著名的有长篇《她的一生》、《漂亮朋友》,短篇《项链》、《菲菲小姐》、《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三)整体感知课文 1、 请同学先听课文录音,然后请一位同学叙述故事情节。 2、 理清故事情节,用三个字概括本文故事情节。(盼……赞……遇……躲) 3、 说说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因为于勒经济地位发生变化) (四)品细节。 1、浏览全文,找出全家人对于勒的不同评价。说明于勒处境不同便有不同的评价。 贫: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 富:正直、有良心、好心、有办法的人、救星 贫: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2、提问:当他有钱时家人的心情如何?——盼 当他无钱时家人的行为如何?——避 板书: 于勒:穷―――富―――穷 菲利普夫妇:撵―――盼―――躲 3、自读全文,找出“盼”、“避”的主要细节。 如“永不变更的话”、“挥手帕”、“拟计划”;“赶到美洲”、“暴怒”、“躲避”等。 (1)个别读完“盼”的细节,师问:为什么他们热切的盼望于勒归来?生回答。 (2)读完“避”的细节后,师问:当真的遇见时,他们反而不认,又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说明)回答这个问题由于学生是初步接触课文,思考问题或许过于表面化。教师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可能会得出如下分析结果。 ⑴是那个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妇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况,于婚事不利。 ⑵是于勒的为人造成的。如果于勒是一个品德很好的人,则菲利普夫妇不会如此。 ⑵是于勒贫穷造成的。如果于勒此时很富有,菲利普夫妇一定和他相认。 ⑷是菲利普夫妇经济不富裕造成的。如果他们有钱,就会认下于勒。 ⑸是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心造成的。如果他们不是那么好面子,则结局不会如此。 ⑹是菲利普夫妇的思想意识造成的。在他们的头脑中只认识钱。 ⑺是那个社会制度造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 明确:直接原因菲利普夫妇只认钱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其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点拨:说明他们的希望不过是个虚幻的肥皂泡而已,是一场欺骗自己的白日梦。 (五)重点研讨 1、《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 ①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却是作为暗线,略写和虚写了他的过去和现在。他的出现只是在海轮上卖牡蛎那短短的一瞬。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赛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件事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 ②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全文主题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2、“我”在整篇小说中的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我对叔叔的同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不受父母的影响,仔细观察叔叔;②心中默念叔叔;③给了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这默念的话中“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其中却加上一个“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包含讽刺意味的。心里话。 形象:我是一个涉世未深,比较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与父母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用: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说是线索性的人物,是这个社会、是人的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六)、你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 生自由发言。 点拨: 1、不要把实现理想寄托在别人身上,应该通过自己去奋斗,去努力,去争取。 2、在亲情和金钱上,应珍惜亲情,淡泊名利。 3、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同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七)口头表达训练: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的表情将会怎样?他们夫妇间将会进行怎样的对话?展开联想,简要回答。 (八)续写《我的叔叔于勒》 板书设计: 课后记: 首先让学生各自口述撰写的于勒这个人物的小传。文章题为《我的叔叔于勒》,可于勒却是暗线。于勒身世浮沉,际遇坎坷,少年浪荡,中年得意,老年沦落,小说对它的着墨不多。让学生撰写他的小传,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可以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弥补这一空白。这一步可看成是复习旧课导入。 第二步:勾画圈点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1.分角色朗读“船上巧遇于勒”2.勾画人物描写的句段3.分组讨论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分析人物的性格。并由学生用“ 从 这一句看出了 ”或“ 这一句表现这样的句式发言。例如,从“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看出父亲的虚荣心,他想打肿脸充胖子。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中,读者是“接受的主体”,文本经不同人的解读之后,成为了“第二文本”,“第三文本”。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不可越俎代疱,让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课堂中如果让学生独自地思考,一部分学生可能会罔然而无所得,因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对话,让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知识在交流中生成。有智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萍果,我有一个萍果,我们交换之后,各自还是只有一个萍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则有两个思想。这是我设计这样的一个环节的理论基础。 第三步:走进人物内心,增强情感体验。小说中的“我”是故事情节的叙述者,其它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进出“我”的我的眼中。这一步骤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就母亲要射开于勒时,你会对母亲说什么?借这一问,指导学生在阅中应读出自己,融入作品,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在情感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 第四步:探讨小说主题,提倡不同声音。 问题设计一:小说题目叫我的叔叔于勒,可是小说中并非对于勒作正面描写,那么描写重点是谁? 学生讨论明确了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的写作目的就不难理解。 问题设计二:过去的教参对本文的主题思想是这样概括的,“小说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的金钱关系。”菲利普夫妇对金钱的贪婪与对亲兄弟的冷酷无情,显然与社会体制毫无关系,它是人性中无法回避的一个弱点。要突破这难点,其实也不难,教师可以这样提示:我们的生活中会存在这样的人吗?一言中的,便可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一环节意在利用阅读批判环节,发展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会思考,勇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只有会思考,才会有创新。 第五步:课外材料键接,联系实际生活。 材料键接: 1.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无间起来,迫使互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马克思) 2.金钱是一个无底的大海,荣誉,良心,和真理都可以灭在其中。 3.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了上帝,它就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阅读这些材料,结合课文用日常生活谈谈你对钱的看法。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这个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并提高学生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第六步:教学效果巩固,也就是课外作业布置。假如菲利普一家在旅行中遇到的是有钱的于勒,会有什么的故事发生,请编写小剧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9ee17e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