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小记 在党中央及北京市委领导下成立了以彭真同志为主任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根据政协第一次会议决议精神,组织了解放后第一次国内大型美术创作活动——人民英雄纪念碑十面浮雕创作。经过雕刻家、画家、史学家、建筑家及广大石刻艺人的共同努力,历经六年时间完成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第一座纪念性的建筑工程。三十年后此项工程在全国第一次城市雕塑评奖活动中获得最佳作品奖。 1952年下半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部分教师、学生开始为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做准备工作。一方面从北京、曲阳等地请来了具有相当技术水平的石刻艺人,在美术学院为他们开办了学习班,提高艺术修养,并学习使用点线机及刻划写实性的石雕作品方法:一方面从各地调集人员,组织一些史学家、画家、雕刻家开始探讨、研究。根据政协通过的碑文内容,拟定十面浮雕的题材和内容。经过学习、访问、社会调查等一系列工作,初步提出了十几个主题设计方案,向各界领导及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在刘开渠等同志的具体领导下,经过反复研讨,重新调整了题材、构图,确定了正面为“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的主题,由刘开渠先生主稿;西侧为“抗日游击战”,由张松鹤先生主稿;“八一南昌起义”由萧传玖先生主稿;背后“五卅运动”由王临乙先生主稿;“五四运动”由滑田友先生主稿;“武昌起义”由傅天仇先生主稿;东侧“金田起义”由王丙召先生主稿;“焚烧鸦片”由曾竹韶先生主稿。题材确定后即着手塑造1/4小稿工作,走访各界,搜集形象素材,同时开始对石料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工作。为了争取更多的创作时间,采取了先进行碑座施工,后安装石雕浮雕的方案。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将小稿送市委讨论并报中央批准,还将小稿陈列在北海公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这个基础上又进行了1/2稿的塑造工作。并组织老专家们在国内各大石窟进行参观考察,拍摄了大量照片资料,翻制大量实物。经过对古今中外许多浮雕进行的分析研究,确定了现今作品的风格,即浮雕人物比例适当,场面宏伟、生动、活泼,表现的内容深刻;与广场其它建筑不仅在色彩上,而且在比例上、体量上均比较协调,成为歌颂英雄、教育人民的很好的形象教材。 在当时的创作过程中,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了几个需要统一的问题,即关于画面是否出现具体人物形象问题,是否出现反面人物问题,是否通过暴露敌人的残酷来歌颂英雄的问题,等等。经过上上下下交换意见,最后确立了不出现具体英雄人物,在有限的画面更多的概括表现人民英雄英勇奋战,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为主题的形象,不去过多地暴露敌人残酷的一面。至于构图,当时不仅有可供参考的希腊巴底农式表现方式,也有中国礼佛图式的构图方法,更有在当时新出现的苏联大透视的“宣誓”的构图。经过研究讨论,确定了现在的构图方法,它不拘泥于平行构图,每幅构图从内容出发,尽量使其表现充分,注意互相呼应,保持了与建筑的和谐。 先后参加这一创作活动的有数十位同志,根据本人回忆,记述如下,欢迎当年的共事者补充、修正。 领导及主要过程设计负责人有薛子正、贾国聊、梁思成、郑振铎、刘开渠、阮志大、梁思思敬、凌徽因、华克专。 参加筹备和最后完成的雕塑家及青年助手有刘开渠、张松鹤、萧传玖、王临乙、滑田友、傅天仇、王丙召、曾竹韶、刘士铭、邹佩珠、王卓予、王殿臣、谢加声、沈海驹、陈天夏、肖敏、王鹏、陈淑光、吴汝剑、李祯祥、祖文轩、王万景;先学石刻,后作助手的有李唐寿、胡博闻、关玉璋、秦宗一、韦植叶等。 画家有吴作人、古元、艾中信、彦涵、冯法、董希文、李宗津、王琦、王式廓及青年张文新。 当时参加碑身花纹设计的有工艺美术家邱陵、罗天勉,参加花纹雕塑的有张开先、黄少军、周西珍等人。 人民英雄纪念碑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更主要的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生动的浮雕画面,使人民了解了近百年来人民英雄创造的血与火的历史。浮雕客观地评价了历史,歌颂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这一永恒的主题。 纪念碑浮雕创作集体,不计报酬,不图名利,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同时还培养了大批人材,并对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世界五大洲的朋友到中国访问,都要到这座纪念碑前肃立瞻仰,敬献花圈。这个集体先后接待了保加利亚著名雕塑家,苏联著名雕塑大师马尼泽尔,日本画家山口逢春等国际友人的来访,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附:部分石雕艺人名单 冉景文、刘润芳、王二生、高生元、刘志丰、刘艺民、刘兰星、王胜洁、刘秉杰、曹学静、刘进声、杨志卿、杨志金、刘典术、刘志惠、刘志杰、高玉彦、曹邦玉、刘银奇、刘印登、刘纪银等。 (文·李祯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a4b00b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