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心理

时间:2023-03-12 11:00: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学生初二现象教育对策

一、什么叫“初二现象”:

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许燕教授提出“初二现象”是:“事故多发的危险阶段”;“思想道德的分水岭,学习成绩的分水岭,水平培养的分水岭”;是“一道坎儿”。一部分适合环境脱颖而出,一部分不适合,处于有诸多麻烦状态。



二、“初二现象”有哪些表现:

1、比较注意自己在同学、老师、亲戚、朋友心目中的形象、评价和地位。 2、对很多事有自己的观点、理解、体会,不容易沟通,不轻易服从师长尤其是家长的指导和批评。

3、是非观模糊,心理承受水平差。一方面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一方面不愿脱离同伴,从众心理明显。

4、喜欢出人头地,在“应试教育”下常有紧张的感觉,在分数的压力下常有自卑的心理。

5、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很多学生到了初二就学不下去。统计材料表明,全国初二的辍学率达到了5%左右。

6、有不同性质和水准的叛逆、对抗情绪以及说谎、寻衅闹事行为等。 7生理早熟,心理不成熟,青春期躁动明显。男生有时变得很暴躁、小气,容易计较;初二女生相对较为成熟,又过于独立。

8学坏的第一步往往表现在穿着打扮上,如:“染头发”“穿拖鞋进校”“男生留长发”“女生化妆”等以及“结交陌生朋友、不良朋友”“抽烟”“早恋”等。



三、针对“初二现象”,家长应该怎么做?

——和孩子交心,和老师交流,和学校配合

做一个有品位的家长。视人视其友,要求孩子尽量与品行和学习都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交朋友,多向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学习。


做一个善于沟通的家长。默契配合,无事不成。常和班主任或授课老师就孩子的教育实行电话或信息交流,互相沟通,共同设计。要教育孩子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敢于向老师、领导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不要把矛盾交给家长。 做一个积极而不消极的家长。要相信每个孩子的未来都会是光明的。寻找孩子的闪光点,进步点,多表扬,多鼓励,多督促。不说打击孩子积极性的话,不纠缠孩子犯过的错。

做一个懂一点辩证法的家长。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搞好学习的第一因素是自己。

做一个很细心、不马虎的家长。看重结果,更注重过程。接送时要求孩子带回作业本并认真看一看,促动孩子养成习惯,平时学习要抓紧,不能大意。注意增强孩子假期中的管理,提醒孩子多接触健康向上的人和事,督促孩子每天都要有定量的学习时间,要利用假期多与孩子接触、沟通。



做一个有理解高度的家长。承认差别,不求同一。文化课的差别不等于水平的差别,不等于综合素质的差别,更不等于未来事业的差别。不苛求孩子,关键看孩子是否尽了力。看孩子的成绩,更要看孩子的综合素质,看孩子的品行与修养。不扼杀孩子的灵性,不忽视孩子的个性,不泯灭孩子的信心,追求孩子的提升,一点一点的提升。

做一个有见识、有修养的家长。当面教孩子,背后论短长。孩子犯了错,决不护短;当面要批评孩子,背后和老师商议、探讨,可论理,也可提意见。不委屈孩子,不错怪老师。要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互相理解,共同配合,达到最后促使孩子不但改正了错误,而且还有新的提升的目的。

做一个能与孩子交朋友的家长。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各种竞赛,明白“社会上最需要的是勇气,最能体现水平的是水平”这个道理。学会找机会郑重其事的和孩子谈相关学校的事,相关孩子成长的事,相关孩子品行表现和学习表现的事。

人一生能够不做坏事,但绝不可能不做错事。初二则是孩子最容易“惹事”“犯错”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发展顺利,固然幸运;产生了一点麻烦,一些困惑,也不必紧张。我们应该理解到,犯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走向成熟的必备代价。一个学生不让在校园里犯错,就会留到社会中去犯错,这更不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a5b7ff85d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