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分区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图找出我国四大分区的界线,明确它们的名称; (2)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相关自然要素分布图,分析各地区的自然特征; (3) 通过分析各种地理要素,学会分析、综合、概括某个区域的地理特征; (4)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区域差异的观念,树立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思想,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教学难点: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PPT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 教学设计 通过简单总结上节课内容直接导入 设计意图 上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跟这节课紧密联系,并且有一定的相似性,开门见山,进入正题。 认识四大自然区域 学生自己先读课本图6-29,培养学生自己读图的习惯 读四大自然地理区域的界限和名称; 教师强调界线跟名称 学生自己在练习册上描出区域界线 分析各区域气候特点 给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不同景观图片 通过图片和区域名称,用几感受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 8min 落实区域界线的知识 4min 时间 1min 个简单的词概括不同区域的特点 给出气温降水图,让学生判断分别属于哪个区域 通过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分析不同地区的气温、降水特点 强调每一个区域的最突出的特点 比较四大区域的其它特点:地形、气候类学生自己读地图册上相应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图及相应的文字说明,找同学到培养学生自己读图的能力 15min 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些地方的认识来作出判断 通过具体的数据来做解释、说明 型、阶梯位置、前面黑板上填表 水资源量等 观察四大区域的形状 订正学生所写答案 在中国地图上认识四大区域的位置,学生分析区域的形状 课堂小节 将4大区域的范围分别给出,让学生做出判断 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进行小节 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给出两个情景,体现出不同的生活环境,学生讨论在不同的环境下,怎样安排吃穿住用行来适应环境 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体会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0min 2min 巩固练习 教师对学生的读图给予指导 形象记忆 3min 板书设计 中国自然地理分区 气温 降水量 位于哪级阶梯 主要地形 水资源量 主要气候类型 青藏高寒区 夏季气温最低 西北干旱区 降水量最少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中最失败的地方是,教师讲授的内容过多,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我自己对“课堂学生活动”的理解存在偏差。课堂上需要有新鲜知识的加入,让学生有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讨论,但是课堂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讨论必须以课堂教学重点为核心,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更好的掌握教学重点是我的努力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b8b88ee8a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