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知识总结

时间:2022-11-16 13:14: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唐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知识总结

引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诉说别离之苦,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诗人王勃却一反别离的愁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抒写送好友上任的情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知识点整合,希望对你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词义、句意】

之:去,往。之任:去就任。 比:古代五家相连为比。比邻:近邻。无为:不要,不用。歧路:岔路,指分手的地方。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基本内容】

王勃,唐初诗人,字子安,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著有《王子安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首联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处。“城阙”,指京城长安;津”,是杜少府要去之地,“望”,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颔联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表现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及诗人豁达胸襟。 颈联笔锋一转,凝练、鲜明地申述对离别的看


法,是慰人,也是自慰,情理交融,乃全诗最精警之处,也是千古佳句。尾联紧接前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注: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

全诗情、景、理融为一体。前两联紧扣送别,记事写景,借景抒;后两联是对朋友的劝勉。语言形象凝练,饱含深情并富有哲理。 【作品主旨】

这是一首送别诗,王勃的朋友杜少府去蜀州任职,诗人作此诗对友人表示慰勉,表达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情怀。

【语言特点及写作方法】

全诗情、景、理融为一体。前两联紧扣送别,记事写景,借景抒;后两联是对朋友的劝勉。语言形象凝练,饱含深情并富有哲理。 【重点词句赏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你认为首联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颔联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cd354eb0b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