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艺的文人风度

时间:2022-12-12 00:16: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古典文艺的文人风度

作者:曾祥宽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9

要:中国传统文化的目标便是儒家的修齐治平,在这种既修善其身又兼济天下的标尺下,中国的文人世子便呈现出一种君子作为。这种君子作为表现在中国古典文艺中,便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人风度。文人风度并不只是针对审美主体而言,也表现在美的形式和审美对象所传达出来的精神上。

关键词:古典;文艺;文人;风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7-0069-02

风度一词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中国的古典文艺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百花齐放、绰约多姿的势态。魏晋风度就是指魏晋示人的超凡脱俗、标新立异、放浪形骸的文章以及士人的言谈、举止、态度。《世说新语》便用调侃幽默但又深刻入微的笔调使这一时期的文人世态呈现出来,同时,正史名士、竹林七贤、西康文学、建安风骨等文学流派也是魏晋文人风度的最直接体现。在老庄、佛家、道家、儒家的相互影响和交织下,中国古典文艺的文人风度便形成了一种自觉的审美倾向。 一、诗书画为一体的审美形式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才是生命个体得以实现的形式,但是乐又以诗和礼为根基,也就是以仁为理性核心的审美化情感化的人生境界。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观照下,中国的艺术形式必然受到影响。结果就是各种艺术形式内在的和谐统一。

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多是文人世子创作表现,而这些文人世子都是所谓诗书琴画无所不通的艺术家,所以他们的作品便有了高雅逸趣。唐诗宋词元曲汉文章这些典型的文学形式便是对文人情怀最好的诠释。自审美意识产生到自觉的审美意识形成,中国的文学艺术并没有像西方那样严格分界线的独立的艺术形式。中国的艺术形式在诗书画一体的结合下,展现出特有特有的审美趣味。

最典型的艺术形式便是书法和绘画。艺术家总是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理解对生活进行视觉诠释。书法和绘画同出一宗,而后又发展为两个鲜明的系统。在广义的诗和狭义的琴推向大众化和世俗化以后,书法和绘画便成为文人气质风度个才情品貌最鲜明的标识。书法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字的表现形式,而文字则是传言达意观念表达的形式,因此以文字为符号文学形式便可以用书法这种艺术形式呈现。王羲之的《兰亭序》、孙过庭的《书谱》,其本身不仅是文学作品同时也是精美的书法艺术。形式美和内容美便达到了和谐统一。在以笔法墨法字法章法变化多端的书法艺术下,又能体现出文人的学问和才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相对书法,诗书画印一炉同辉的绘画艺术便是文人风度最为精到最深入人心的代表。中国的绘画艺术以鲜明的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华西方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内心的情感、才华表达,因而中国的绘画便有画中诗诗中画。一幅绘画作品中包涵了审美的对象、题跋、印章。作品中可以看出创作者的绘画才能、文学修养、书法才能、篆刻艺术等,全面而综合地表现出文人的综合素质,而这种艺术形式所体现出的文化艺术内涵又博大精深。

二、审美对象的文人精神

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都寄予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大都和儒家所倡导的修齐治平分不开,文人志士最大的理想就是退能修身养性独善其身,进能取仕做官兼济天下,而后者则是最大目标。学而优则仕的儒家传统指导着历代的文人志士在修齐治平这条道路上上下求索。但是,理想的实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而这种内心的郁结之气内化艺术作品中,另有一番韵味。

中国艺术的审美传统也许并不是为艺术艺术。文人志士的著书立说、寄情山水等都可能是为了在仕途上能有所展现。当然,除去这层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艺术作品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所展现出来的文人的精神气度以及艺术作品所达到的与天地共存的美学内涵。如《古诗十九首》所传达出来的生命个体意识的觉醒,以及忧国思家的感伤、生命无常的无奈、人生短暂的失落、及时行乐的思想,这也就为后世的解读拓展了空间,在生命意识与生命价值的探讨上树立了一个标签。像《离骚》《史记》《文心雕龙》等文学作品也同样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学精神文人风度。

魏晋人士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潇洒飘逸超凡脱俗放浪形骸,也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古往今来因为才华得到赏识的文人志士很多,同时又因为怀才不遇郁结终身的也不少。当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呈现在世人面前,其传达出来的文人精神便呼之欲出。王羲之的书法的完美品质、陶潜诗歌的悠然自得、曹操诗歌的张扬长啸、顾恺之绘画的传神骨趣,汉赋的瑰丽多姿、唐诗的浩瀚博大、宋词的豪放婉约、元曲的美丽绝伦、小说的隐逸曲……但凡是古典的文艺作品,无不充满了文人的精神。

苏轼是中国最典型的文人代表,他一生曲折坎坷,但也许正因为这些,才成就了这样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文豪。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兴,放在生命的个体上便是悲剧成就永恒。苏轼的文艺思想通脱潇洒不拘一格,他将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进行打通来进行体会与思考,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表现在他的艺术作品中便给后人呈现出最为典型的文人风度与精神。 三、审美主体的文人风度

在中国古典的文化中,很少冠之以艺术的称呼,倘若在任何艺术领域都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人,我们大都称之为文人。因而广义的文人指在文学艺术领域内活动的作家、书法家、画家等人。文人是文学艺术创作的主体,同时也是审美的主体。文人通过创作艺术作品,将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己的知识修养、生命体验、文人情怀以及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传达出来。这里的文人风度便具有了主体意识也具有了主观能动性。

作为创作的和审美的主体,首先要具备的品质就是道德品质的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放在首要位置的。为政以德修身以德也正式儒家所倡导的德行观,来源于,道是宇宙人生是万物之理的外在形式,德则是在把握了万物之理后形成的内在之性。因而君子有德才会立足于世,无德即使有才也不会得到世人的认同。德就是大爱于苍生,就是善。德行的修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因而文人志士终其一生也会追求高尚的道德,达到圣人的高度。《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其次,文人所要具备的便是自由通脱特立独行的性情。风度,即为言谈举止态度。风为动,有化感之意,也具有感染力。度为尺度,不偏不倚一张一弛中庸之道。在这种性情的支配下,才能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之泰然的境界。

作为艺术创作者,光具备深厚的德行和好的性情是不够的,还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学问和才华。《文艺美学论》上说,绘画的根在于学问和才华。由此可见,没有日积月累的融会贯通的知识是很难得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的,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也正式如此。中国古典文艺中推崇的是文人画而并非是职业画匠的绘画,文人画从这个角度也说明了学问的重要性。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便是审美主体对艺术的敏感气息和艺术创作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艺中是和重要的因素,暂且不说一两的天赋胜过一吨的教育,但的来源无非有两种形式,一是学习知识,二是天赋才情。

因而,审美主体多要具备的文人风度便是德行性情学问才华。 四、小结

真正能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方式便是艺术的方式,苏珊朗格如是说。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给后世无限的宝贵资源和原始材料。中国古典文艺中所传达出来的文人风度更是值得我们发掘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d64024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