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6.冬阳·童年·骆驼队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给大家唱一首歌,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吧: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大家的声音可真好听!这首《送别》来自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城南旧事》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记叙了林海音也就是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的童年时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板书课题) 看着这三个词语,你们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你。在温暖的冬阳下,一支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画面真美!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齐读课题。 二、检查字词 嚼(这个字笔画较多不要写错,同时还是个多音字) 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主要回忆了童年的哪些往事呢?好,开始。评: 最后排的男生:本文主要回忆了童年学骆驼咀嚼,想象驼铃的用处,想替骆驼剪毛,追问骆驼出处四件往事。评:你概括的既简洁又准确!(板书:学咀嚼,议驼铃,剪驼毛,问去处) 四、品读探究 这么多童年往事哪一件让你觉得最有趣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相关的句子,慢慢的读,细细的品。评: 1、谁来分享下你的思考成果?前排的女生:你觉得最有趣的是学咀嚼: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那样丑,那样长,那样安静让你觉得骆驼很丑很怪,却很沉稳。同桌还要补充:你从“磨、冒、沾”这些词语感受到小英子观察的很细致。评:你们能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真是会学习!大家见过骆驼咀嚼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视频看完了,你们有什么感受?哦它吃的好仔细,它吃的真香。 正是这样,作者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我们也一起学学骆驼咀嚼的样子吧。评:嗯,真是一群可爱的小骆驼。那这样的小英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对,充满童真童趣。「板书」 2、谁再来分享?靠门的男生:你觉得最有趣的是议驼铃,爸爸告诉小英子,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那小英子赞同吗?恩不赞同,她是怎么说的?“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父女俩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呢?哦爸爸是实事求是说的,而我说的充满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和童心的天真。这体现了我对骆驼的?对喜爱之情。评:你的体会很深刻。 五、合作探究 那后两件事又体现了我对骆驼的什么情感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会儿我们再来交流。评: 1、二组总是最积极,你们先说。你们讨论的是剪驼毛的部分,你们觉得作者叙述的很真实,描写的很逼真,还由真想两个字体会到小英子很爱整洁也很关心骆驼。评:你们的理解很到位! 2、六组代表已经跃跃欲试,请你:你们讨论的是问去处的部分,请你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夏天它们到哪儿去?”“谁?”“骆驼呀!”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评:你们读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真不错。那从中你读出了?恩,你读出了小英子的好奇心,也读出了她对骆驼的喜爱和想念。评:你分析的头头是道。 发散:那同学们想一想小英子还会问什么?哦骆驼为什么会掉毛?骆驼什么时候再来呢?评:看来同学们也是好奇的孩子! 3、童年的问题是那么天真,那么有趣,但人到中年的林海音肯定不会再这么问了吧,正像文中说的: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这是因为什么呢?对,童年一去不还了。可是作者多么想念这些带给她无限回忆的童年往事啊!多么怀念童年啊!所以她写了城南旧事,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板书) 六、总结、作业 童年的这些往事为林海音带来了无限童趣,如冬日的暖阳般温暖了她的一生。送别童年,我们在感受童真童趣时,更感受到那份怀念的深情。 课下,请同学们读一读城南旧事这本书或者看看这部电影,写一写你的感受。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七、板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e00692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