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营销分析

时间:2023-03-22 10:26: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拼多多营销分析

作者:杨雪松 杜俊波

来源:《经营者》 2019年第11



杨雪松 杜俊波

2018年,拼多多平台年度活跃买家数量达4.185亿,GMV(成交总额)达4716亿元,实现收入131.20亿元,各项核心指标同比增长率在三位数以上。在其成绩背后,营销战略贡献巨大,但也带来不少问题。

关键词 拼多多 营销策略 营销机制 弊端

一、简介

20159月,拼多多成立,2018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它是一家专注于C2B(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当家做主)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

二、营销策略分析

(一)低价营销

利用消费者物美价廉的心理,使用低价策略创造巨大吸引力。商家定价时,在自己有利润空间的前提下让买家感到自己有所让利。

(二)拼团营销

以“拼团”形式为主。用户为拼团成功,主动分享活动链接,利用QQ、微信流量和信用背书实现裂变效应。目前有两种拼团形式:一种是拼团成功后需要抽奖,从参与拼团的人中抽几个人,被抽中的人可获得商品;另一种是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开团,参与拼团的每个人都可以获得物品。

(三)砍价营销

迎合用户喜欢讨价还价的心理,制定砍价免费拿等营销活动,将原本十几元的东西,定价几十块甚至上百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用户即可不花一分钱得到商品,激发用户积极性,快速自发分享,邀请好友“助力”,达到了病毒式传播的效果,获客成本极低,以高流量占领市场。

(四)错位竞争模式

选择差异化定位,从产品、市场、消费者、价格等各方面区别于淘宝、京东。着眼三线及以下城市,激发县级城市市场潜力。

(五)广告营销

“一亿人都在拼的购物APP” “拼多多,拼着买更便宜”这些广告词调动了消费者情绪,引发其从众心理,增进品牌认同感,从而建立了品牌忠诚度。广告投放媒体广,投放范围大,广告内容一致,让它迅速占领市场。


(六)综艺营销

先后赞助《中餐厅》《非诚勿扰》《极限挑战》等多档节目,横跨所有的热门卫视和节目。

(七)公益事件营销

过去3年,借助平台帮助果农销售滞销水果,累计帮扶139600户建档立卡扶贫家庭,累计销售109亿斤农产品,相关交易总额达510亿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树立良好口碑,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三、营销机制弊端

(一)分享机制方面

砍价机制不透明。比如“砍价免费拿”,成功率较低。一方面,由于砍价金额随机,但越接近商品价格,砍价金额越小,规定时间内很难满足其要求;另一方面,砍价商品定价明显高于正常售价。这种砍价机制初期能带来巨大的流量,但长此以往买家会丧失再参与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营销效果。

(二)规则解释方面

规则不明确,存在欺骗和诱导分享问题。一方面,消费者在参加活动之前并未详细阅参与规则读,缺乏自我维权意识;另一方面,活动页显著位置不是指导消费者的活动规则解释,而是博人眼球的低廉拼团价,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降低用户忠诚度。

(三)广告推送方面

广告信息推送频繁,并且存在虚假诱导和变相获取用户信息的问题,威胁消费者个人隐私安全。

(四)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为维持低价营销策略,拼多多采取了比京东等电商平台低很多的商家准入门槛,商家无须缴纳高额保证金,无须提供各种执照、品牌证书等证明文件,这给很多无质量保证、供应链不稳定、资金不足的商家提供了机会,面对较低售价、较少盈利,许多商家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导致消费者购物体验和对平台信任大幅度削弱。同时,没有高质量、物美价廉的产品的保证,以亲朋好友之间感情和信任为基础的社交拼团逐渐丧失真正功用,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大批用户流失。

(五)售后服务不完善

售后服务是拼多多最不重视的。面对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消费者找不到有效解决途径,从而不断积累怨气。商家不解决,客服也不解决等问题大大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最终导致其放弃对拼多多的继续使用。

四、未来改进

(一)创新营销方式,采取多元化营销手段


采取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在明确市场定位、消费人群的基础上采取新颖有效的营销方式,吸引更多人的注意,以占据市场竞争中的一席之地。

(二)抓准市场定位,合理定价策略

合理分析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所处行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抓准自己的市场定位以及细分市场,针对已覆盖的消费人群,采取合理的定价策略以及营销手段,做到有的放矢。

(三)以消费者为导向,加强信用意识

逐渐加强对用户的信任意识,使活动规则的设定和提醒更实用化和明确化。减少为快速、大量、低成本获客而采取的诱导式拉新方式,增加具有实用性和普适性的优惠活动,给予用户更多的便利,以维持活跃用户。

(四)保证产品质量,加大产品控制力度

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高商户准入门槛,确保产品质量。

(作者单位为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e0873e55d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4.html